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21篇
科学研究   19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8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3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乐明 《上海集邮》2010,(10):7-8
10月14日《新中国治淮六十周年》淮河发源于豫鄂交界的桐柏山,干流东流经豫皖苏三省,在江都县三江营注入长江,长约1000公里,总落差200米,其流域跨豫皖苏鲁四省,面积27万平方公里,人口1.65亿,耕地1.8亿亩,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基地之一。但淮河水系紊乱,难以治理。1950年夏,淮河发大水,受灾农田4687万亩,倒塌房屋89万余间,灾民1300多万人。  相似文献   
82.
李塨是清初著名实学思想家,他对当时的水利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解决方案.他的水利思想主要包括兴修水利、治理黄河和淮河、恢复海运.  相似文献   
83.
王倩 《成才之路》2024,(4):117-120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世界最著名、运用最广泛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为音乐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将民间曲艺融入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奥尔夫音乐教学,不仅是曲艺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本土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以“淮河琴书”为例,阐述民间曲艺融入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民间曲艺融入奥尔夫音乐教学的策略,旨在为奥尔夫音乐教学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4.
应用火焰型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淮河鳙鱼(Aristichthys nobilis)不同组织器官(鳞片、鳔、心脏、肌肉、鳃盖骨、尾鳍、脑、脾、皮肤、胆、眼球、肠、鳃和肝胰脏)中的Cu、Mn、Cd、Fe、Ni和Zn等6种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淮河鳙鱼不同组织器官中的Cu、Mn、Cd、Fe、Ni和Zn的含量不同,其中Fe(59.168 mg/kg)和Zn(50.220 mg/kg)含量均明显高于其他重金属含量,鳙鱼心脏中Fe(370.220 mg/kg)和Zn(229.659 mg/kg)含量最高,其次为肠、鳃、肝胰脏;Cu在肝胰脏、心脏和肠中的含量较高(13.254mg/kg、8.874 mg/kg、3.120 mg/kg),其他组织较低;Mn在肠、鳃盖骨、鳃中含量较高,但心脏中含量最少;Cd和Ni在心脏、鳔、鳞片、鳃盖骨中含量较高,在肠中的含量均较低,但淮河鳙鱼不同组织中Cd的含量超过国家卫生食用标准,其食用部分不能食用。  相似文献   
85.
淮河的地位与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从区域发展的角度,介绍了淮河的自然条件、社会与经济发展、灾害环境及新中国治淮成就和存在问题,论述了“九五”治淮任务目标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6.
淮河是黄河与长江之间最大的一条自然河,横贯豫、皖、苏三省,全长约一千公里。淮河下游地势低平,田畴肥沃,宜植五谷。"江淮熟,天下足",古代劳动人民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辛勤劳作,使淮河流域一度出现兴旺富有的景象。淮阴(今淮安)地处淮、沂、沭、泗流域,是一座与水息息相关的城市,曾因水而兴,也因水罹灾。  相似文献   
87.
地域性是文学的基本属性。淮河流域文化作为独特而异质性的地域文化,是淮河流域文学的精神家l决定了淮河流域文学在文本形态、叙述方式、审美风貌、地域特色、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异质性特征。以皖籍作家许的小说叙事节奏为例,探讨淮河流域文化对这一流域文学的影响,以及影响的方式与表现等。  相似文献   
88.
水利不仅是农业的命脉,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建湖位于江苏省东北部,地处淮河下游、里下河地区腹部,境内沟河纵横、港汊密布,是里下河地区三大洼地之一。全县总面积1157.07平方千米,其中水域面积占21.73%。  相似文献   
89.
90.
淮军作为兴起于晚清安徽地区的地方性武装力量,带有较强的区域性色彩,其形成发展、军队兵源、营制体制、精神特质等,均受到淮河流域社会文化的影响。南宋以来淮河频发的水旱灾害,以及晚清时期太平军对两淮流域的侵犯,迫使皖北民众穷则思变,促成淮军的兴起。淮军营伍的组成、将领的来源、从军的旨趣等,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他们所根植的淮河地域文化中兼收并蓄的精神特质。淮军在东航援沪后突破传统军伍规制,逐渐转向西化,一方面受当时国内外时势影响,另一方面亦离不开淮河流域变革求新的文化基因和淮军将领拙朴务实的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