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1篇
教育   90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9篇
信息传播   1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康熙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杰出皇帝之一,在他任期,曾不遗余力地治理黄河,为民兴利.诸项兴修水利的举措,从治河到治国的英明决策,不愧千古一帝之美称.  相似文献   
92.
漕运与社会制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集权社会,统治者十分重视社会的稳定与否,总是想方设法着力于调控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种因素,其中,漕运是统治者平衡、稳定社会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封建社会后期,统治者熟练而频繁地利用漕运进行社会制衡与调控,消弭诸如重赋、灾祸以及物价波动等造成的社会不安定因素。港运的社会制衡功能主要表现在赈济灾荒与平粜市价两方面。  相似文献   
93.
北宋汴河的漕运制度是健全的。漕船的运行以纲为编制单位,发运司共掌200纲。纲船实行官、私船分运制。在正常的年份,汴河实行一年四运制,每年漕运的时间约有二百余日,冬日需关闭汴口。最重要的漕运制度是转般法,在它运行的百余年间,对汴河漕运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北宋对汴河漕额的规定是较稳定的,基本保持在每年600万石左右。有了这套健全的漕运制度,北宋才能维系其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94.
    
一直以来,京杭大运河与中国的政治、经济关系要远远密切于与文化的关系,黄仁宇《明代的漕运》一书,研精究微,可视为代表之作。近年来,随着"申遗"热的蔓延,运河文化开始被加温,于是本刊有了"运河专题"的设想,特别是大运河邮票的发行,把这个话题推向前沿。这一两年,有机缘赴天津和山东微山湖,  相似文献   
95.
朱仙镇是闻名全国的历史名镇,《晋地道记》、《太平寰宇记》记载的春秋郑国庄公年间(公元前743—公元前701年)的开封县城邑启封,其遗址就在朱仙镇境内古城村。北宋时,东京(今开封市)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成为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会,这与北宋注重加强漕运有很大关系。据  相似文献   
96.
近年来,各类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以及多地运河博物馆在述及隋唐运河时仅列浙江、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河北、天津、北京八省市,且不乏大量常识性谬错,尤其令人惊讶的是竟然遗漏了京畿所在重地陕西。事实上,隋唐时修治的运渠遍及各个地区,运道、溉渠如网络经脉,并具有各不相同的功能。除巡游、漕运、灌溉、居民用水外,京畿河渠需维系都城的供给与稳定。西北广大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河渠主要服务于农田、饮用和军事,江淮运渠以供应两都钱粮、绢布、护田、护城、火备为主,东北、华南运道多涉及军事行动,西藏的渠水以农业灌溉为主。  相似文献   
97.
北宋有一套设置完备的漕运管理系统。在中央,三司是主管部门,负责统一规划全国范围内的漕运工作。在地方,主管漕运大计的部门有转运司和发运司。前者收缴贡赋,后者要及时发送。漕粮上路后,沿途各催纲司、拨发司要担负押运工作。漕粮至京后,下卸和进仓由在京的四个排岸司和下卸司负责,储备工作也由专人负责。北宋的漕运管理机构相当成熟、完善,反映了北宋漕运事业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98.
嘉庆以后,漕运制度运作困难,各个环节失调,运达京师漕粮减少。从州县兑漕开始,千里运河漕运以及通仓交粮,自始至终都有旗丁的责任,而且各种漕运弊端多与旗丁牵连,所以朝野对于旗丁的非难随处可闻。在这些弊端中,旗丁究竟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时人犹在庐山之中:就事论事,漕运中许多弊端确与旗丁纠葛不清,但是,旗丁毕竟只是具体运漕的丁夫,他们怎么能有如此能量兴风作浪,危害漕政,而执政者长期没有良策使之就范,其中复杂的社会及时代背景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也许会有趋于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99.
任何一个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水源。什刹海作为北京选址中被考虑的重要一环,在历朝中经历了不同的演变。可以说,什刹海是北京的母亲河,见证了北京从几千年前的荒凉迈向今天繁荣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0.
提起北京的鲜鱼口,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特别是在老北京人的心里,更是占据了特殊的位置.鲜鱼口街成市于明朝正统年间,已有570多年历史.有一则将北京地名串在一起的对联:花市草桥鲜鱼口,牛街马甸大羊坊.其中说的就有它.当初运河流经于此,这里是一个漕运码头,也是贩卖鲜鱼的地方,故此得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