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50篇
科学研究   50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3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5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物权的效力以公示为前提,是其支配性和对世性的必然要求。作为我国《物权法》明确肯认的权利质权之一,应收账款质权也当然面临公示的问题。但由于应收账款本身的无形性和债权性特征,对其公示方法及模式的选择和考量存在极大的特殊性,显然应有别于其他物权型态。对其公示方法及模式选择作一探讨,以增进在法律上完善其公示规则这一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22.
国家机关的行政财产是我国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目前我国《国有资产法》的缺失,行政财产的使用关系被规定在《物权法》里面。由于立法的粗疏,《物权法》对国家机关财产权利的性质和名称都未做明确的规定。本文试图从实在法的视野对国家机关财产权的私法性质进行论证,并采用俄罗斯法上的业务管理权对国家机关的财产权进行构建。  相似文献   
23.
城镇化的推进和商品房价格的持续增长催生了小产权房。国家住房建设部近年来一再出台政策遏制小产权房的交易,提示人们购买小产权房的高风险,但是因其价格优势,小产权房成为了城市中低收入者的无奈之选。小产权房的非法性而导致的各种社会问题使小产权房成为近年来的社会热点。分析小产权房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两点解决意见:出台保护居民居住权的相关法律;完善国家土地管理、使用、分配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24.
我国2005年7月公布的《物权法(草案)》对拾金不昧者要求获得经济补偿的行为予以了法律建议。文章通过对拾得人的期望补偿值与遗失人的最大补偿值的比较,认为物权法草案的实施有利于弘扬拾金不昧的传统美德,增进社会福利,并且能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从理论上支持了物权法草案该条款。  相似文献   
25.
郝周 《科教文汇》2007,(7X):132-132
占有是现代物权法的一项重要制度,对占有的事实状态的立法保护是物权法定纷止争功能的一个重要体现。由于我国民事立法的滞后,对占有制度的研究一直处于理论讨论状态。2007年3月16日公布的《物权法》第一次规定了占有制度,本文结合《物权法》的立法探讨了我国占有制度的特点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26.
我国物权立法应放弃物权法定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权法定原则作为物权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其僵化性缺陷尽显,阻碍了物权法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从哲学、历史学等角度来看,物权法定原则并非立法的产物,而是概念法学的产物。结合我国实际和立法现实,我们认为我国物权立法中不应采用物权法定原则。  相似文献   
27.
历史档案资源外流现象存在于我国许多地方,对流失方档案馆及其所在地文化影响甚大,它不仅妨碍了当地档案馆的服务功能,同时还影响到地方史志的真实性与完整性.本文以黑龙江省为对象,集中探讨了历史档案资源外流现状及回归的可行性,同时提出具体的回归策略.  相似文献   
28.
在历经数月的争论之后,物权法草案修改的成果已初露端倪。  相似文献   
29.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3月,万物复苏,是春的季节。正如每个春天的莅临总是伴随着欣欣向荣和桃红柳绿一样,刚刚结束的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物权法和企业所得税法两部法律的通过,无疑将会让这个3月以更深更新的记忆点镌刻进共和国的历史。[第一段]  相似文献   
30.
我国《防灾减灾法》的制定应该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这一基本要求。在指导思想上,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我国客观实际出发,根据《宪法》、《立法法》等相关法律的规定,按照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基长要求,创新法规击幛起草机制,完善人大、政府法制机构、政府职能部门、专家学者或社会组织参与的多元起草模式。可以考虑由地方先行,先出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防灾减灾综合条例》,取得经验之后,再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出面牵头制定出一部全国性的统一而成熟的作为防灾减灾基本法的《防灾减灾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