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50篇
科学研究   4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1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182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91.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包括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两部分,演示实验是连接认识主体(学生)和认识客体(物理现象、规律)的纽带。按一般的认知理论,物理概念、规律的建立是首先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而后通过抽象思维使学生形成概念、规律。  相似文献   
92.
李美会 《考试周刊》2014,(18):138-138
<正>物理学科是一门自然学科,任何一个物理规律,都是在观察物理现象后,通过大量实验得出的。因此,物理规律是物理现象、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必然趋势及其本质联系的反映。为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新课程改革注重教师对三维课程目标的渗透,那么怎样上好物理规律课?首先对物理规律剖析如下。一、物理规律的分类1.实验归纳法:从对事物、现象的多次观察、实验出发,在  相似文献   
93.
高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让学生通过思维认识事物的规律和本质.通过物理思维方法引导学生解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笔者根据一些实践经验发现,在考试前引导学生用思维解题,通常会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同时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浅谈一下高中物理解题中涉及的几种思维方法.1整体思维法整体思维法实际上就是将几个分散的事物看成一个整体来进行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94.
玻尔以三假设的形式提出了原子的基本模型,有效地解释与氢原子相关的一些物理现象,下面我们从四个角度来理解其内容并掌握其应用.  相似文献   
95.
对称性就是事物在变化时存在的某种不变性.由于物质世界存在某些对称性,使得物理学理论也具有相应的对称性,从而使对称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中.应用这种对称性,不仅能帮助我们认识和探索物质世界的某些基本规律,也能帮助我们去求解某些具体的物理问题.从科学思维方法的角度来讲,对称性最突出的功能是启迪和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和猜想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96.
临界问题是指当某种物理现象(或物理状态)变为另一种物理现象(或另一物理状态)的转折状态叫临界状态.可理解成"恰好出现"或"恰好不出现".某种物理现象转化为另一种物理现象的转折状态称为临界状态.至于是"出现"还是"不出现”,需视具体问题而定.极值问题则是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某物理量出现极大值或极小值的情况.临界问题往往是和极值问题联系在一起的.动力学中的临界和极值是物理中的常见题型,同学们在刚刚学过的必修1中匀变速运动规律、共点力平衡、牛顿运动定律中部涉及到临界和极值问题.  相似文献   
97.
临界状态是高中物理问题中的典型模型,对该状态的准确认识能够挖掘出潜在的物理元素,是正确求解题目的保证.物理题设中的临界问题通常是研究对象所处状态的过渡,因此在物理学上具有及其微妙的特征,准确把握临界状态是深化认识的关键,只有掌握了研究对象的临界状态,才能通过物理原理推演出即将发生的物理现象,并由此列出数学物理方程进行定量求解,可见物理学科中的临界状态分析也是将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前提,通过临界态所具备的特征寻找具体的物理定理,进而能够将抽象的物理现象转化为具体的数学方程进行求解.  相似文献   
98.
正"情境教学"是以体现教学内容为基本出发点,创设合理的物理情境来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求知欲、突破教学难点,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种启发式教学手段.它的特点在于教学过程中以合理、感性的情境作为反映物理现象实质,揭示物理规律的重要手段,使学生能切身感受物理规律和物理知识的潜在背景,寻求正确结论,以达掌握知识、开发潜力,培养能力的教学目的.下面我结合具体教学案例,进行剖析.案例一学习"平抛物体的运动"时,我要求学生观察水平抛出的  相似文献   
99.
正物理概念是物理思维的细胞,人的任何思维过程都离不开概念.科学认识的成果首先是通过概念概括和总结的.初中物理学中的力、温度、质量、压强,浮力,电流,电压,电阻等等,由这些概念出发,经过思考,形成判断,建立物理学的定律、原理.其中最基本的元素是概念,概念是"帮助我们认识和掌握自然现象之网网上的纽扣"①.如果没有对物理概念的真正理解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物理知识,也就对物理规律,定律,原理的  相似文献   
100.
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一定要练题,这是各位物理老师共同的认识.但是不经过选择,不经过思考就让学生在题海中挣扎是对学生严重的不爱护.初中学生才开始接触物理,他们想要少做题,又想要好的成绩,老师在其中所起的作用非常关键.物理老师如何让习题课上得更有效呢? 一、习题课存在的问题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的能力差,是学生解题困难的主要原因.要想培养学生的这两个能力,只靠教师分析、学生听是不行的,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亲自分析、演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