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教育   41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项链>一文中蕴含的现实教育意义,让我们知道人生在世,应知足常乐;面对不如意的环境条件,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勤劳肯干;面对人生困境,要勇于承担责任,讲诚信.  相似文献   
22.
莫伯桑笔下的玛蒂尔德长期以来被视为是虚荣心的代名词。但通过小说本身对玛蒂尔德的生存状况的呈现及其对生活的态度与行为的描写,我们会有不同的体认。从存在主义角度去审视玛蒂尔德,会发现她的一系列想法和行为都具有一种存在主义哲学自由的况味。玛蒂尔德最终面对的是意义的扑空,不由让人感叹命运的无常,也诱使人们去思索个体自由存在的秘密并探求超越之途。  相似文献   
23.
苏晓慧 《考试周刊》2011,(30):44-44
张雅娟老师的公开课无论从备课、课堂环节,还是教师素养、师生互动各方面来说都是无可挑剔的。我这里只就《项链》的文本理解提出几点不同看法。既然说玛蒂尔德"为了一夜的辉煌,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失去了青春和美貌",那就表示,  相似文献   
24.
<正>《项链》主人公玛蒂尔德身处下层,却热衷于上流社会的奢华生活,她为了参加舞会向好朋友借了一串钻石项链却不幸将它丢失了。为了偿还这条项链,她耗费了十年光阴,由一个娇气任性的美少妇变成了一个粗壮耐劳的老妇。可最后却是弗莱思节夫人的一声叹息:"唉~可怜的玛蒂尔德,不过我那一串假的,顶多值得五百金法郎……"文章戛然而止。玛蒂尔德知道真相后会怎样?莫泊桑并没解答,而且他已经死了一个多世纪,即使不死,他也不负解答的  相似文献   
25.
正莫泊桑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世界短篇小说巨匠。他的短篇名作《项链》自问世以来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广泛关注,也是对中国学生产生深远影响的篇目之一。小说中莫泊桑成功地塑造了女主人公玛蒂尔德这个人物形象,其复杂的性格和突转的命运强烈震撼着读者的心灵,为读者留下了一个永恒的话题。长期以来,人们把《项链》中玛蒂尔德被生活捉弄的经历称为悲剧。诚然,在"借项链——丢项  相似文献   
26.
杨怀华 《学语文》2005,(2):1-51
《项链》是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莫泊桑的精品,在我国流传甚广。这部作品历经一百多年而不衰就在主人公性格的丰富性、复杂性。许多年来,对主人公的看法以玛蒂尔德是一个被资产阶级虚荣心腐蚀而导致丧失青春的悲剧形象为主流;近年来,一些专家学者见仁见智,从不同角度审视玛蒂尔德。使这一形象又有了新的色彩,新的底蕴。主人公性格的定位应建立在对原文的品读的基础上,掩卷沉思,我们会有很多的疑问,“一夜豪华,十年辛酸”,  相似文献   
27.
玛蒂尔德以其生动、丰满颇具争议的形象在评价中出现了多元解读。传统评论基本上倾向于把玛蒂尔德定位于一个爱慕虚荣、贪图享乐的小资典型.由此也认定莫泊桑写作小说的意图正在于此。然而.如果我们单从人性的角度来看.虚荣心与追求享乐究竟是资本主义独有的德性,还是人类本有的劣根性?它们区分的底线恐怕不是一语可断定的。  相似文献   
28.
《项链》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1850-1893)的短篇小说。大家对它可以说耳熟能详了.很少有作品以如此短的篇幅散发出如此长久的魅力.玛蒂尔德这个人物形象也是脍炙人口的。一般认为这个故事讽刺了玛蒂尔德爱慕虚荣和追求享乐的思想。近年来有评论注意到在主人公含苦如辛赔偿的事实中也流露了作者的同情。情节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人物的性格也正是在故事的发展中逐渐得以展示。因此,要认识这个形象.就有必要对小说的情节作一番梳理。  相似文献   
29.
朱剑青 《甘肃教育》2001,(11):33-33
莫泊桑的《项链》是一篇长期选在高中语文课本上的短篇名作。课本和教参都把《项链》的主人公玛蒂尔德看作“是一个艳羡虚荣、追求奢华的庸俗的小资产阶级”的典型。笔者却认为,经历坎坷的悲剧人物玛蒂尔德不但是一个敢于追求个人幸福的可爱形象,而且在她身上还闪烁着人性的光华。玛蒂尔德出生于一个小职员家庭,她没有陪嫁资产,没法子结识有钱的体面人物,只能嫁给一个小职员。但是,她并不甘心于“门当户对”的婚姻,而想出人头地,跻身于上流社会,过上比较舒适的生活。她梦想那些幽静的厅堂,梦想那些宽敞的客厅,更梦想在华美的香气…  相似文献   
30.
《项链》是十九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莫泊桑的经典之作,这部作品历经一百多年而长盛不衰,而对其主题的看法也是众说纷纭。传统的看法是:这篇小说尖锐地讽刺了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出乎意料的结尾加深了这种讽刺,又带有一丝酸楚的感叹——其中有对玛蒂尔德的同情。另一种说法是:作者无意对人物作明确的价值判断;他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