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72篇
  免费   318篇
  国内免费   574篇
教育   18976篇
科学研究   5537篇
各国文化   93篇
体育   1412篇
综合类   1373篇
文化理论   563篇
信息传播   3710篇
  2024年   229篇
  2023年   934篇
  2022年   966篇
  2021年   826篇
  2020年   762篇
  2019年   701篇
  2018年   368篇
  2017年   635篇
  2016年   1045篇
  2015年   1567篇
  2014年   3030篇
  2013年   2259篇
  2012年   2156篇
  2011年   2373篇
  2010年   2108篇
  2009年   1907篇
  2008年   2074篇
  2007年   1490篇
  2006年   1155篇
  2005年   977篇
  2004年   1206篇
  2003年   759篇
  2002年   602篇
  2001年   479篇
  2000年   307篇
  1999年   119篇
  1998年   101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文章从数字经济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出发,探讨了动力转换、产业结构优化、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的理论机理,并提出了加快布局新基建,夯实流域高质量发展基础;大力发展新产业,筑牢流域高质量发展底座;科学谋划新生态,筑实流域高质量发展根基的具体策略,以期为推进数字经济与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的有机融合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92.
夏琦博 《考试周刊》2023,(44):103-106
新课改呼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在现实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成绩仍是教师和家长乃至社会关注的重点,学生无法得到全面可持续的教育。面对数学生态课堂构建中的各种问题,文章基于学习共同体的视角从主体要素和课堂的资源要素提出促进学生和教师之间和谐与平等的互动模式、营造良好的初中生态课堂环境、建立和谐多元的生态评价方式等举措,为构建数学生态课堂提供新的视角,促进数学生态课堂的绿色、和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93.
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具有内在的耦合性,是生态民族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罗康隆教授在《资源配置视野下的聚落社会》一书中,基于他20多年扎根田野的经验,系统解释了湖南通道阳烂村的各种生态文化事项。研究认为,这些生态文化事项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人性理念,同时维护了阳烂村生态生计生命的协同发展。为此,在研究实践中深入挖掘和系统整理乡村聚落的生态文化,对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894.
高校除了传授专业知识外,还应将专业或通识课与课程思政融为一体,努力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在通识课程教学中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作用,“环境健康危害与防护”课程中包含各种环境领域的相关知识,也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对课程思政元素进行了探索与设计,深入挖掘并采用不同方式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中,使学生除了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外,也能提高整体思想素质,有机地将传授知识与价值引领结合起来,使学生能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相似文献   
895.
国内生态环境保护领域PPP项目运营与监管中存在着顶层设计缺陷,政府对社会资本监管混乱、职责不清、手段缺乏,对自身的监管乏力,缺乏社会监督等问题,其成因复杂。设立专门监管机构,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推广履约保函,建立信用管理制度,完善公众监督机制,建立项目全程监管指标体系等措施,创新、构建生态环境保护领域PPP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监管体系,可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保障生态环境保护类PPP项目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96.
现实的社会生活塑造着社会生活中人们的价值取向、行为选择及其实践方式。现代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物化的人格观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现代社会展现的自然人、生产人和福利人的样态呈现实质是工业文明对人的价值观形塑。生态文明新时代诉求着人生观生态化转向,“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变革着对人在自然中位置的认知,蕴涵着尊重自然的人生观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超越人类本位的价值评价,体现着共同体良知人生价值觉醒;“过有节制的生活”诉求着内在精神生活富足,体现着对“成为人”的意义体悟。生态文明新形态澄明的人生价值观必然要求美德伦理维度上培养人们内在的生态德性品质,以生态人生观指引现实社会生活中人们的实践选择。  相似文献   
897.
“文明城市”评选是“生态锦标赛”的重要形式,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对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DDF-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分析方法,测度2003—2019年中国243个城市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借助“文明城市”评选这一准自然实验,通过渐进双重差分模型探究“文明城市”评选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其影响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文明城市”评选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可靠。城市规模越大,城市等级越高,城市教育资源越丰富,“文明城市”评选的驱动效应就越明显。相较于资源型城市,“文明城市”评选的驱动效应对非资源型城市更加明显。创新效应、结构效应与倒逼效应是“文明城市”评选驱动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898.
课堂本质上应是自然和谐、整体共生、动态平衡、开放包容的,具有一定独立性的充满生命活力的生态系统.课堂教学生态建设,包括课堂内的语言生态建设、行为生态建设和环境生态建设,涉及语言生态学、行为生态学和环境生态学,领域广泛.文章主要探讨课堂内教学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899.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双减”视域下应积极营造的良好外部环境,注重构建高品质课堂,重塑健康而富有活力的教育生态,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帮助学生获得生命的成长。教师可以通过“深入钻研课标,准确把握教材;巧用多元化教学方式,实现教与学的深层次融合;面向全体学生进行作业分层设计”等,构建小学英语高品质课堂,帮助学生体验生命成长的幸福和乐趣。  相似文献   
900.
随着新时期“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不断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建设迎来了新的历史起点,小学科学课程的学科地位、教育目标均有明显提升,迎来了科学素养教育的新浪潮。生态课堂作为一种将生态学原理与教学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新教育模式,为素养培育内涵融入学科教学提供新思路。本研究反思了当下建立素养锚点的难点,指出了教学模式转型痛点,并就新课标核心素养下的生态课堂模式提出了活用教材教法、盘活课堂氛围、运活“教—学—评”机制、引入源头活水等路径,为助推科学教育提质增效提供循证策略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