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0篇
教育   258篇
科学研究   54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13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4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31.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平教会)在定县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平民教育实验,其中生计教育工作占有重要地位。平教会在定县进行的生计教育主要体现在改良动植物品种,建立合作组织等方面。加之平教会有力地宣传推广,一系列生计教育措施的推行,不仅改进了农产质量,活跃了农村经济,而且使定县生产力有了较大发展,使农民的经济状况得到一定程度改观,为平民教育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32.
因历朝历代的思想、文化、宗教等政策迥异,火葬在我国呈现兴衰起伏之势。满族入主中原后,受中原文化影响,逐渐放弃了传统的火葬形式,并制定了严厉的政策以禁止火葬。同治年间,杭嘉地区火葬一度蔚然成风,这引起了士人的声讨和统治阶级的禁严。然而,声讨和禁严并未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其根源在于:杭嘉地区人们火葬是为了植桑养蚕以图生计,生计与伦理之间,民众选择了生计。  相似文献   
33.
幽居     
正(唐)韦应物责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①。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青山忽已曙~②,鸟雀绕舍鸣。时与道人偶~③,或随樵者行。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④。【注释】①营:营生,指世人为生计而奔波经营。②曙:指天亮,曙光,霞光。  相似文献   
34.
35.
36.
利用辽宁省调查数据分析运动员可持续生计资本的影响因素,通过因子分析方法提取4个主因子,构建计量模型对影响因素的4个主因子与可持续生计资本状况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社会保障、文化教育、社会关注和运动项目因子对运动员可持续生计资本的形成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在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出促进运动员生计资本形成的建议。  相似文献   
37.
运动员长远生计问题成为影响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问题.通过对可持续生计理论的再认识,基于目前对运动员保障问题的研究基础,构建运动员可持续生计模型.该模型以运动员为核心,针对运动员所处的脆弱性背景,强调各保障主体间的有机合作,注重对生计资本的投资与整合,提升长期生计发展能力,实现运动员的可持续生计目标.  相似文献   
38.
驻防八旗制度是清朝的军事、社会组织制度,在政治、经济生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道光朝前期,由于驻防官员贪污腐败及八旗子弟奢侈堕落,驻防八旗生计问题日益严重。道光帝采取了"汉军出旗"、严查抱养冒籍、添设养育兵等措施,一定程度缓解了问题,但无法从根本上阻止八旗制度的衰落。  相似文献   
39.
民生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所谓民生,就是人民的生计."民生"一词最早见之于<左传·宣公十二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老百姓的生计在于勤劳,勤劳财物才不会匮乏.管子认为"衣食足则知荣辱";<老子>说:"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相似文献   
40.
进步教育家孟宪承,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民众教育运动中,创造性地将西方的成人教育思想与当时中国的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套中国化的民众教育理论体系,它主要包含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民众教育的本质是对大多数人民的教育,但重点是对年长失学者进行补习教育;目的是培养民众的几种基本力量,尤其是生产和组织力量;主要进行的是以生计教育为主并包括娱乐和公民的教育;其实施需要充分发挥全社会的共同力量。在民众教育思想渐被人们重视并不断提及孟宪承民众教育思想的今天,梳理孟宪承的民众教育思想不仅必要而且重要,它对我们廓清民众教育理论源流,全面展示民众教育思想和实践,皆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