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8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9篇
信息传播   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11.
典型人物是指最具代表性的人,也就是指那些能够给人以教育、引导、鼓舞和启迪的、具有鲜明时代和个性特征的人。新闻媒体推出的许多重大先进典型人物都具有非常明显的时代特色,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一个历史时期的缩影。典型人物报道的目的是用典型人物的精神激发人们的斗志,用典型人物的先进思想启迪人们的头脑,用典型人物的高尚道德去规范人们的行为,陶冶人们的情操。  相似文献   
12.
对联以其短小的形式、深厚的文化蕴含、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那么,佳联妙时的标准是什么呢?本文从格调高雅、对仗工巧、用典贴切和意境优美四个方面对此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3.
《滕王阁序》一文多处使用典故,以古比今,借古抒怀,使文章内容充实,联想丰富,语言简练,风格典雅。读来如粒粒珠玑,熠熠夺目,从多角度辉映出王勃的坎坷人生之路和怀才不遇的感慨及高洁不屈的凌云之志。  相似文献   
14.
立足于文学本位,以典故运用为切入点,拟对隋唐代墓志的文学特性探讨,并且深入挖掘其重要的文学价值及其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5.
作为初唐时期为科举服务而创作的判文,张鹜的《龙筋凤髓判》有着强烈的文学特征。其以骈俪之体写作,有意追求藻饰,讲求对偶,很有自己的文学个性。  相似文献   
16.
用典是古代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联想等作用,在增强作品意蕴和遐想的同时,也给阅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近年来的高考改革,诗歌鉴赏题的难度进一步加大,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巧用典故的诗歌,  相似文献   
17.
“折桂”是古代诗文中使用频率很高、用典形式多样的典故之一。该典故出自《晋书·郐诜传》。由“折桂”典故滋生的典故词语数量巨大,超过其他所有典故。“折桂”典故用典形式的多样化与多种因素有关。探究典故的典源及其用典形式,对于全面了解汉语新词新义产生的途径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马致远散曲用典颇多,其用典内容可分为"稽古"、"引经"两类,形式则有明用、暗用、正用、反用、化用等,典雅宜人、清丽可观、不露痕迹、别有意味是其散曲用典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用典是古典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纳兰性德是深受汉文化浸染的清代词坛名家,他善于用典,或抒情、或造境、或言志,均能凭借敏锐的感悟和高度的艺术概括力,独造新境,表现出高超的艺术创造才能。  相似文献   
20.
《红楼梦》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鲜明的人物形象、独特的叙述方式、绝妙的语辞成为举世经典之作.《红楼梦》蕴含的艺术魅力与文中自然而巧妙的用典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红楼梦》所用典故博采众长,杂取诸家,用典的手法巧妙娴熟,无论是“借用”、“化用”或“反用”,都能驾驭自由且多不露痕迹.而且,使事用典在揭示作品主题,彰显人物性格、暗示人物命运,推动情节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