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篇
  免费   2篇
教育   326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8篇
信息传播   2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金先生是在1949年前不久,由汤用彤先生推荐给季羡林先生,从武汉大学转入北京大学东方语文学系的。自此以后,季、金两位先生的名字就和中国的印度学,特别是梵文巴利文研究分不开了。1949年以后,只招收过两届梵文巴利文的本科班。1960年-1965年的那一班,就是由两位先生联袂讲授的。  相似文献   
292.
“秋季”篇     
凄清临晚景,疏索望寒阶。湿庭凝坠露,抟风卷落槐。日气斜还冷,云峰晚更霾。可怜数行雁,点点远空排。(北朝·庚信《晚秋》)[赏析]全诗所写之景都富有典型的晚秋特征,随着诗人的视线由内向外拓展,让人感到秋意的浓重凄寒。诗人将他晚年悲凉的心绪织入秋天萧疏的景色中,营造了凄清落寞的境界。  相似文献   
293.
李刚 《考试》2011,(Z4)
古典诗词中,存在着大量的虚实结合、虚实相生的艺术现象。例如:辛夷坞王维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相似文献   
294.
关于古代历史小说的虚实问题,理论界主要存在三大倾向,即传信尚实倾向、传奇贵幻倾向和虚实相生倾向。三种倾向在虚实主张方面各有侧重,其中“虚实相生”理论更符合历史小说的文体特性。  相似文献   
295.
古人云: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草木烟霞为实写,是正面描写事物的形象;春之精神山之精神为虚写,是采取侧面烘托或暗示的写法,描绘出那些难以表现的对象特征。在这里,虚写与实写的关系是以实为体,以虚为用。古人写诗十分重视虚实相生的技巧,那么我们在鉴赏古典诗歌的表现手法时,有时也要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进行赏析。  相似文献   
296.
相传宋徽宗曾以“深山藏古寺”为题考画家,有的画一座古寺在半山腰,有的画古寺在深山幽林里,有的画两边是悬崖峭壁的山谷中露出了古寺的一角,然而都未夺魁。令宋徽宗拍案叫绝的是这样一幅画:画面上没有古寺,只有一个和尚在山脚的溪边挑水,脚下是一条通往深山的小径。这则轶事说明了“虚”与“实”的艺术手法在绘画中的重要性。而夺魁画的高明三处正在于正确处理“虚”  相似文献   
297.
"大音希声"的再诠释--兼说"空无"之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音希声”说,是用“希声”来赞颂“大音”,倡导有无相生,音声相和。它的美学潜义,一考用全身心去感受,去拥抱那整体的音乐形象,如痴如醉,忘我无他;二是兼指休止符的运用,可能达到无声似有声的妙境。这正是中国潜美学所追求的艺术极境和音乐欣赏里的颠峰状态。中外俗文学可以证明这一点。  相似文献   
298.
读老一得     
《老子》一书,虽然如同其他哲学著作一样难读,但是细心体会,毕竟会有所得。大道无形,妙是变化,徼为端倪,妙徼相合即是玄。知识产生名言世界,天下从此多事。数穷因为没有守中,宠辱因为有身。微妙乃是微妙。  相似文献   
299.
《秦风》内容从气格、风调上看,可概括为豪气、霸气、骄气和杀气。其艺术成就,总体上可概括为:以粗犷刚劲为基调的多样化诗风,以写实为主的多种表现手法,虚实相生,刚柔结合,情景交融等。  相似文献   
300.
藏明 《华夏文化》2014,(3):25-27
正一、冯友兰对"阴阳家"源起的论述"阴阳家"是阴阳五行家的简称。其究竟发端于何处?阴阳之为"家"始于邹衍,所以,要想弄清阴阳五行学派究竟源自何处,就必须对邹衍思想的源头进行探究。据《盐铁论·论儒》载:"邹子以儒术干世主,不用,即以变化终始之论,卒以显名。"可见,邹衍最初可能是习儒学的。除此之外,司马迁还认为,邹衍思想的核心是"必止乎仁义节俭,君臣上下六亲之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