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篇
  免费   2篇
教育   324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8篇
信息传播   2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321.
所谓意境,是中国艺术美学中乃至于东方美学中的最本质的特征。中国艺术美学着意追求的是超越客观物像的神韵意境,是所谓"象外之象"、"韵外之致"、"弦外之音"。这种见于言外的无穷无尽之意是中国美学推崇的极致。那么,怎样才能使我们制作的各种类型的新闻标题具有这种东方美的神韵呢?1、标题意境美:"犹矿出金,如铅出银"  相似文献   
322.
“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翻译理论.作为当代中国翻译理论的重要代表,其理论构建深受儒释道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与当代西方理论不同,“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的背后贯穿着一多相应、虚实相生、动静相宜等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并由此形成其鲜明的中国理论特色.其致思、运思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这正是该理论的精髓妙谛之所在.  相似文献   
323.
传统人生美学与思想政治教育人学之间存在诸多关联域,对二者关系的研究可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人学建构的理论资源。传统人生美学的"天人合一"观有利于促成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中和之美"对思想政治教育人学所追求的和谐主体建构具有借鉴价值,主要体现在强调情理和谐、内外兼修等方面;老庄"有无相生"观启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应实现有机统合。  相似文献   
324.
中国画中运用"留白"手法,含蓄内敛地表现主题,呈现出"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未曾着墨却给人以无限遐思,达到以虚显实、虚实相生的目的。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留白"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让学生在"无声胜有声"中经历悟的顿生、思的深远。那么,怎样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的"留白"呢?一、矛盾冲突处"留白",激活思维的求异性格式塔心理学派提出的"完形压强效应"理论认为,当人面对一种不完全或空白的刺激物,就会产生一种急于改  相似文献   
325.
李晓梅 《学语文》2008,(5):11-12
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基础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神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锝。所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对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相似文献   
326.
虚和实,是写作艺术中经常运用的技巧之一。本对虚和实在写作构思中的作用、关系、成因以及它们在学作品中的表现情况作了较详细的论析,并从中归纳出类型化的手法来。  相似文献   
327.
国际产业转移与我国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特点 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与经济全球化加速、信息与生物等新技术兴起相伴相生,既体现在制造环节的转移,也体现在服务业外包和高技术产业的转移。这次转移呈现出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328.
“行文如行兵,遣笔如遣将”,写作中的虚笔与实笔写法,尤如三十六计中的“围魏救赵”,它妙在本要“救赵”却不直接“救赵”,而出人意料通过“围魏”手段来巧妙地表现“救赵”的目的。写作中“虚笔”与“实笔”虚实相生,相得益彰,同时又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相似文献   
329.
虚实相生是中国占代美学的一个重要法则,也是抒情文学意境美的重要标识。在中国的传统文化艺苑中,古典诗词可以说是最具有虚实相生的意境美的艺术。诗词作家们通过自己巧妙构思、精心创作往往能使自己的作品呈现出“墨气所射,四表无穷,无字处皆其意也”(王夫之《姜斋诗话》)、“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司空网《诗品》)的艺术意境:作家如何才能创造虚实相生的艺术意境呢?对此,清代画家邹一挂论绘画的一段话可谓深得要理:“人言绘雪者:不能绘其清;绘月者,不能绘其明;绘花者,不能绘其馨;绘人者,不能绘其情;此数者虚,不可以形求也.不知实者逼肖,虚者自出,故画北风图则生凉,画云汉图则生热,画水于壁则夜闻水声。谓不能者,固不知蜮也。”(《小山画谱》)在描写变境上表达出虚境,做到寓无于有、以有托无、以形写神、以景传神,同时又以虚境来统摄实境,藏虚于实,这样就能达到神境自现。诗画相通,在.占代众多的诗词作家中.巾帼词人李清照的词是颇富虚实相生的艺术意趣的。其后期名作《声声慢》称得上是这方面的代表:  相似文献   
330.
当人们习惯于惊叹米洛斯的维纳斯雕像那夺人心魄的神秘美感,而扼腕叹息她因为失去双臂所留下的遗憾时,日本当代作家清冈卓行却大声告诉人们:“她为了如此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米洛斯的维纳斯》是一篇谈美学理论的“至理”美文。作者清冈卓行从出土的古希腊美神阿佛洛狄特①的断臂谈起,阐发了一番有关“缺憾的美感”的美学道理。其理论精髓是:“米洛斯的维纳斯虽然失去了两条由大理石雕刻成的美丽臂膊,却出乎意料地获得了一种不可思议的抽象的艺术效果,向人们暗示着可能存在的无数双秀美的玉臂。”这是一种有别于自古希腊直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