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4篇
  免费   2篇
教育   523篇
科学研究   10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68篇
综合类   31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3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汉末安世高译入佛经多种,对其译经的性质、类别,学界多从小乘禅经给予定性.然实考其译文,则会发现在其译经中渗透着深厚的禅空观念,这种观念不仅对当时的谶纬之风是一种精神上的反拨,而且其内在的理蕴直接开启了本土由宇宙意识向生命解剖意识转变的美学智慧,因而具有重要的观念先导和奠定意识化、本体化基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2.
南宋孝宗禅位于光宗.光宗刚愎自用,拒言玩谏,父子失合;纵容皇后李氏,干涉政权;任用小人,政局黑暗不堪.彭龟年多次直言其弊.孝宗死后,光宗拒不主丧.朝中骚动,人心散失,彭龟年伏地叩额苦谏,不为所荻.彭龟年认为唯有建储,才可稳定政局.后又拥立嘉王(即后来的宁宗)即位.彭龟年作为这一历史时期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以他的活动及言行为视角,可更深入解读绍熙政局.  相似文献   
103.
随着"痴男怨女"怨女旷夫"等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广泛使用,不少人往往望文生义,受"怨"字常用义——"哀怨、怨恨"的误导,把"怨女"理解为"哀怨、怨恨的女性",把"怨"读为"yuàn"。其实,"怨女"中的"怨"不是"哀怨、怨恨"之义,而是一个通假字,通"蕴",读为"yùn",是"蕴藏、蓄积"的意思。所以,"怨女"是指"已到婚龄而无合适配偶的女子"。  相似文献   
104.
作为传统化的自觉载体,《西游记》一书包含了中国化中儒、释、道三教的不同思想,三教问题也成为历史研究们关注的热点,从三教在《西游记》一书中的不同地位入手,可得出佛道分别象征理与术而儒学又统摄二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5.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写得情景交融,空灵透脱,意境深速优美,具有独树的艺术魅力。历来,人们把这种艺术的成功归于“以禅入诗”。事实上,王维不是纯粹的佛教徒,他的思想是儒道思想的双重渗透,再融入佛家的空灵和禅机;他的诗歌创作,更多的是受中国道家“神”的意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6.
赵朴初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也是一位优秀的诗人。他的韵文涉及大量的佛教题材和佛家情怀,主要表现为:弘法利生,促进世界和平;慈悲为怀,乞愿众生离苦得乐;明心见性,表达微妙的禅宗智慧。研习赵朴初的韵文有利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益于世道人心。  相似文献   
107.
中国的宗教自来受外来影响颇多,其中,以"禅"之一字,最为盛行。在晚明时期,中国的知识分子中,已然形成了用禅的理论来完善儒家的说教,再用儒家的正统地位为禅鸣锣开道之风。换言之,即是形成了独特的士人信仰。在冯氏"三言"中可窥一斑。  相似文献   
108.
崔尔胜 《池州师专学报》2012,(1):100-102,110
《禅真逸史》语言具有吴方言特征。其中"皂甲"与"师太"分别是各类词典中不见收录和释义欠精当的吴方言词。其研究对版本、作者籍贯等方面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词典学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09.
禅诗是禅与中国古代诗歌相融而产生的一个新的诗歌类别。禅诗以禅为体,以诗为用。禅力求通过主观心灵的直觉观照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这与中国古代诗歌意境创造中的情景交融和言外之意等特征极为相似。禅选择以诗为载体是中国古代诗歌具有与禅意表达独相契合的内在联系,即意境。禅诗的美学价值即禅诗意境。禅诗的意境表现有五种形式。  相似文献   
110.
魏晋六朝王权的更迭,除蜀汉、东吴、十六国割据政权以及北魏是凭军事实力"征诛"建立之外,其他各朝基本上都是采用和平移交政权的禅代模式。这种模式,由于其"易姓而王"缺乏血缘效力的特质,因此王权政治的合法性亟需援据符瑞加以彰显与呈示。故而,魏晋六朝禅代夺权者,常常以"承天受命"自居,倡导、宣扬,乃至造作天命符瑞,为其争权服务,这是魏晋六朝禅代不可忽略的一个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