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0篇
  免费   2篇
教育   472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66篇
综合类   27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3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与其说王维的诗歌创作代表的是唐诗的一种风格,毋宁说是代表了中国古代丈人的一种典型的人生态度和人生智慧.从他创造的山水意境中,我们就能发现这一点.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剧烈冲突,诗人们或消极避世麻醉自我,或积极入世又痛苦不堪,仕既不成,隐又不遂,只有如王维者才能即世超越、仕隐俱安.从他跃动无声,喧寂一如的山水诗画中,我们似乎能感受到诗人情见双泯,生灭自然的观,不禁为诗人即世超越、得失无碍的人生境界所叹服.  相似文献   
72.
说"禅"     
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多音、多义字,在""字记录的许多词语中,""的读音有些混乱.现在我们从汉语史的角度看一下""字的读音及意义的演变历程,以分辨清楚现代汉语中""在不同词语中的读音.  相似文献   
73.
李白一生写过三首以大鹏为题材的诗。《临终歌》表白的是他的死亡哲学,即钟爱坦率、乐观、超脱的死亡态度。诗歌显示了他对终极现象的思考高度。《上李邕》则表现了诗人作为交游高手的特有的心态,反映了青年李白优良的心理承受能力,展示了诗人积极的生存活力,也是李白情商学和交际学方面行为能力高强的佐证。《大鹏赋》是李白的少年之作,本赋不仅是李白少年意志的折射,也充分阐释了他高超的判断力和勇于扩张生存地域的非凡气质。大赋突现了李白的基本的性格,是诗人卓越胆商的象征。李白在中国诗史上的巨大成就当然是其优越智商的产物,而其超绝的胆商和情商也占据了他诗歌创作过程的基础性和主导性地位。正是李白高超的判断力,勇敢的探险精神,高蹈天下、纵横四海的生存方式,为他高水平的诗歌创作奠定了重要的生活基础。三种大鹏,不仅表述了李白智商学、情商学与胆商学三方面的精神维度,其现代性也值得今人探究。  相似文献   
74.
南宋严羽的《沧浪诗话》。以喻诗,在我国诗学发展史上别具特色,颇为引人注目。他是中国文学史上以喻诗的集大成者.他的作品描述了一种空灵的境界。他的观点影响深远。可从以下几方面来探索:  相似文献   
75.
中国古典美学中的虚静说涉及相关的四个问题:其一,何为虚静;其二,为何要虚静;其三,如何进入虚静;其四,虚静有何功效。虚静说本是老庄、宗参悟道之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成为中国古典艺术家进行创作的不二法门。因此,古典美学的虚静说与老、庄、学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76.
禅·诗意·生命主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向有“学诗如学仙”,“学诗浑如学参”之说,与诗的联系十分紧密。但既往的论者只一般地论及与诗联系紧密而未深一层地论及为何紧密?本文试图穷根究底,从生命主体的心理生活中去寻找根源,更本质地去探讨与诗的联系与区别,并从“与诗都是生命内在的运作”、“与诗都需要心理生活的自由”、“与诗都需要灵感顿悟”、“与诗同根不同实”等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77.
《沧浪诗话》大体包括理论和批评两个部分,其理论与批评之间是一种复杂关系。它们之间既有一致性,同时批评有对理论的补充,也有与理论矛盾之处。理论与批评关系的厘定对于诸如"兴趣"、"以盛唐为法"、"以喻诗"等关键性范畴有更全面的认识,廓清《沧浪诗话》研究史上的种种误解,揭示出严羽作为有责任感的诗论家的精神品格。  相似文献   
78.
《辋川集》是王维归于辋川所作。不论在内容上或者是在表达形式上《辋川集》这组诗都别具一格。诗歌在意象选取方面,倾向于选取自然山水景物;在内容方面,主要表现了诗人的佛思想及山水情怀,体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对生命的追寻;在表现形式上,采用五绝和同咏的形式来突显辋川作为自己精神追求的园地。  相似文献   
79.
五代诗僧贯休的诗,既有从儒家现实思想出发,揭露社会黑暗,同情关爱百姓,表现出“为人生”的现实主义风格,使素以冲淡平和为本的僧诗得以充实的一面;同时也有将释家的“慈悲”融入儒家的“仁爱”,超越儒家现实思想的某些局限,及其将佛教哲学思想用运到对生命本体的感悟上,表现了对人生具体形式超越升华的一面。这是隋唐以来佛教中国化,将儒、道、释融合一体在五代僧诗中的体现,也是祖师思想影响在五代僧诗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80.
错觉     
有人说,可以因为一个人而爱上一座城,也可以因为一个人而恋上另一个人。只是因为有那个人的味道,有那个人的记忆,有那个人的相貌……我们到底为什么而爱上一个人?曾经,只是因为朋友的叙述而恋上一个人。不知道那个人的相貌,不知道他的喜好,不知道他一切的一切,就开始想要踏上寻求爱情的征程。偷偷地前往朋友所说的学校,一步步验证他所存在的痕迹,只是因为相信,在这个世上一定有一个完全属于你的人。然而,就像众多漫画故事一样,女主角在朋友的介绍之后,无意间介入了另一个人的爱情。自己永远都只能默默存在,只能在背后偷偷观望,等待他们的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