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0篇
  免费   2篇
教育   472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66篇
综合类   27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3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81.
BLOG     
曾子航:黎明演梅兰芳会是陈凯歌的又一败笔吗;Acosta:希望北京更国际化一些;雪小:与自己邂遁[第一段]  相似文献   
82.
与散文关系的研究历来重视不够,苏轼研究亦如此。苏轼于佛教虽为“泛宗派”者,但于宗独有情钟。其表现有二:一是对伪学的批判,对真学的坚持;二是能从中提炼静而达的哲学精髓,取其实用、重人情及富有辩证的思维方法。这些思想必然影响于散文,其表现有三:一是很多论文主张都直接来自宗;二是能将宗的某些思维方法及表述手法,如比喻、话头、典故、术语、辩证法等巧妙自如地引用到各类文章中去;三是扫除一切外在痕迹,将趣圆融无碍地化入到文章中去,这一特点在苏轼的小品文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83.
裴休与佛教     
宰相裴休笃信佛教是史学界人人知晓的。但裴休与黄檗希运师、圭峰宗密师的殊胜机缘以及裴休在佛教史上的杰出贡献却是鲜为人知的。本文则力图作出系统回答 ,或许对门巨匠裴休的深入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4.
意境说的道禅哲学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意境说由情景交隔、虚实相生、动静相成、意在言外等四种美学范畴构成。其文化内涵源自道哲学中的“道德玄同,天人合一”,“有无相生”、“完全无妙有”、“无动而无不动”、“无言而无不言”、“不落言筌,不涉理路”等哲学理念。  相似文献   
85.
宗在南朝宋末从印度传入中国,唐朝时极盛。但本文中的不被视为一种宗教,而是作为一种实践美学。和诗歌有共同的特性,并对诗歌语言产生极强的渗透性。  相似文献   
86.
作为宋明理学教育思想发展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环节的陆九渊教育思想,与佛学尤其是宗思想有着极大的关系,受佛学的影响很深,但从其性质来说,则属于儒家,从其对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对佛教教育思想的批判中可以得出这一结论。朱熹之以陆学为学主要是从其外在方法论的特征而言,并非深入到其内在的思想属性。  相似文献   
87.
佛教“宗”的学说传到日本后,得到广泛的传播,并逐渐渗透到日本文化的许多领域,对日本人的审美观、劳动观、生死观等民族意识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的理念与“求道”的形式相结合,产生了日本文化中丰富多彩的“道”,如茶道、花道、剑道等。这些“道”虽然形式各异,但是其本质都是以的理念为依托,指导行道者潜心领悟事理之真谛  相似文献   
88.
对于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出的主要诗学观点及其美学内涵,历来有众说纷纭的阐释与评价。本文从严羽自己提出的“以喻诗”的方法论进行切入,指出“妙悟”说是严羽诗思想的核心范畴,也是诗学与学相通的关键之点。又对“妙悟”说的审美内涵进行解析,指出其包含着“第一义之悟”和“透彻之悟”两个层面,而“透彻之悟”又是严羽诗学的着眼点和落脚点。“透彻之悟”所指的并非是某家某派的风格,而是好诗所应具有的审美境界。这种境界的特征一是整体性的美感,二是具有虚幻性和多义性。西方的符号论美学所说的诗歌“幻象”,可以参照理解严羽的“透彻之悟”所呈示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89.
禅净合流与明代禅宗美学思想的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宗在有明一代发生了重要转向,它沿着宋元以来所出现的净合流的基本趋势向前发展,而且越演越烈。这一时期的宗美学思想的走向也相应地表现出种种特点。本文从“净心净土的向往与审美境界的追寻”和“妙悟法门的解读与审美生存的探究”等方面,指出明代宗及其美学思想所发生的重大转向,并指出晚明“四大高僧”的学主张标志着宗思想的式微,开辟了近代佛教念佛净土实修的道路,宗及其美学思想开始走向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90.
宗是中国佛教中最大也最具民族特色的一个派别。它虽然尊来华传法的西天二十八祖达摩为初祖,但实际上,宗真正的创立者应是唐代的慧能。慧能的高徒有南岳怀让、青原行思、荷泽神会、南阳慧忠。不过四人中只有南岳、青原二家弘传最盛。南岳下数传形成伪仰、临济二宗,青原下数传分为曹洞、云门、法眼三宗,这五宗因同属宗,故世称“一花五叶”。在此“五叶”中,又只有临济、曹洞二宗流传最久最广,因此可以说,中国宗的代表派别就是临济宗和曹洞宗两家。追溯宗五派的创立,它们均与闽人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代表宗派临济、曹洞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