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609篇
科学研究   31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17篇
综合类   29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7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81.
义和团运动后,为了挽回声誉,重振民心,维护清廷的继续统治,刚刚逃至西安的慈禧太后就颁布诏令启动变法,让社会各界各抒己见,由此拉开十年新政序幕。华文报刊《叻报》在1900年前后紧跟清廷的时局,积极报道义和团的动向和战争的进程,并对运动的失败和时局的败坏痛心疾首。当1901年初两宫诏令新政后,《叻报》仍然紧密关注清廷的动向,大量转载国内与改革变法相关的奏折和文章,并为新政建言献策,其中隐含着南洋华人群体希望国家民族自立与强大的爱国之情。  相似文献   
782.
永贞元年(805),因王叔集团革新政治运动的失败,柳宗元迁谪南方任司马。十年后奉诏进京,由于阻挠势力太大,仍然被分发到当时边远荒僻之处——柳州任刺使。这首诗是诗人柳宗元在元和十年(815)初到柳州时所作。  相似文献   
783.
新政与规则     
冬奥会在温哥华时,一个移民到那里不久的朋友给我讲了他的一个经历:他住房前面新修了一条路,路的下面每隔一定距离都留出一个涵洞。他问修路的人员这是做什么用的,答案是:由于这条路比较宽,路两边的小动物如青蛙等如果没有这些涵洞,只能从路面穿行,就可能减少这个地区的低等动物存活量;而这种减少又可能影响到高等动物在这个地区的生物链,最终影响到整个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784.
清末新政时期,学部经过三年筹议,决定将强迫教育作为普及教育的手段,京师成为清廷与学部试行强迫教育的首选。学部为京师制定了详细的强迫教育章程,督学局和八旗学务处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该政策试行后京师小学堂数量和入学儿童数量有所增长。但直至清亡,京师并未实现教育普及,主要原因是各项新政同时进行,经费支绌、八旗教育积弊已久、私塾大量存在和普及教育规划超前。京师推行强迫教育的过程可折射出清政府兴办新政及宪政道路的艰难与曲折。  相似文献   
785.
近年来"小产权房"问题屡禁不止,政府处于两难的境地.当前中央加大调控房产力度,纷纷出台房产新政,由此"小产权房"再次备受关注.阐述了"小产权房"产生的背景,并在2010年新房产政策下,分析了"小产权房"出现的困境及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小产权房"的措施.  相似文献   
786.
清末废科举,行“新政”,逐渐兴起尚武之风,中国每年派往日本留学生中相当一部分学习军事,而川籍学生占了相当多的比例。回国后以习武为进身之阶,掌握了军权的川籍军人在四川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政治背景下,遂演成民国时期的四川军阀混战。  相似文献   
787.
自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可视为近代化的百年历程。百年近代化的实践过程和特点突出了一个“变”字,而百年思想文化近代化的过程和特点则凸现为一个“新”字。新政、新民、新文化就代表了百年思想文化的进路。新政旨在构建近代化的国家政治模式,新民旨在实现国民素质的近代化,新文化则是奠基于二者之上的全新思想启蒙。  相似文献   
788.
晚清创办报纸史料(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日甲午战后,光绪帝锐意变法维新,为宣传新政,下诏允许官民办报,但很快即遭到慈禧太后封杀。20世纪初,随着八国联军的入侵和《辛丑条约》的订立,民族危机加剧,中国人民反帝爱国斗争高涨,特别是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日俄战事之后,国內要求立宪之声腾播于全国,清政府为维护自己的统治,乃不能不议改革,遂下诏预备立宪。为使人民明悉国政并洞悉中外情形,拟参用东西各国官报体例,开设官报局馆。各地方官亦纷纷奏请创办报纸。据此,清廷于光绪三十四年特颁布《大清报律》,规定凡开设报馆、发行报纸者,应由发起者将该报名称、宗旨、体例、发行人、编辑人及印刷人姓名、履历、发行时间、报馆及印刷地址等呈报该地官暑,经审查与报律相符,再由该地官署咨报民政部存案。现从馆藏民政部、外务部、巡警部等全宗档案中,将有关文件选辑刊布,供研究中国近代报刊史参考。  相似文献   
789.
清末首善工艺厂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娟 《历史档案》2006,134(1):103-109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八月起,清政府接受庆亲王奕等奏请,在“首善”之地京师的内外城分设9个工艺厂,合称“首善工艺厂”。目前学界对于首善工艺厂的研究尚属寥寥,即使有所涉及,亦多将其置于清末新政的大背景下予以粗略介绍,至于设立宗旨、运作管理、实际效用以及性质定位等问  相似文献   
790.
清末新政倡行图书馆的立场与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玉红 《图书与情报》2006,(4):122-125,131
清末新政日寸期,官方为获得新政需要的社会基础,强调民众素质的重要性,推行社会教育,并把图书馆建设视为社会教育的有效措施之一。这种在开启民智、普及教育立场上对图书馆的认识和利用,有其思想渊源和社会背景,对近代图书馆事业也有重要的贡献:广泛宣传了近代图书馆的观念,推动了近代图书馆的普及建设,强化了近代图书馆作为社会教育机构的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