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999篇
科学研究   66篇
各国文化   20篇
体育   82篇
综合类   76篇
文化理论   22篇
信息传播   17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吴祐昕  顺风 《当代传播》2007,(6):102-103
网络广告与当今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媒体的广告相比,具有交互性、实时性、传播范围极大、受众数量可准确统计、受众群体特征明显、形式多样、迅捷性、易检索性等特点.本文通过对网络广告中价格博弈的模式(统一称为"竞"模式),Google搜索引擎广告,呼叫广告等新兴广告类型的相关研究,籍以对网络广告生存和发展态势得出相关分析结论.  相似文献   
52.
53.
《徽州女人》中“女人”命运的悲剧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自古就有悲剧精神和悲剧艺术,《徽州女人》属于悲剧艺术,"女人"是悲剧人物。悲剧精神具有民族特征,中国的悲剧精神强调道德内涵,悲剧人物对于不幸命运的抗争,其形式是多样的,包括明火执仗的拼斗、巧妙周旋和隐忍退让。  相似文献   
54.
《初中生》2010,(11):63-63
喜欢本期《初中生·博览》的同学请仔细仔细再仔细,不要错过每一篇的精彩,来参加我们的有奖竞答吧!信寄:(410008)湖南省长沙市蔡锷北路485号尘衣姐姐收。  相似文献   
55.
王童导演的绝大多数影片中都会涉及到与"性"、"戏"、"死"有关的场面,"性"、"戏"、"死"成为了王童电影中的重要情结。这些情结表达了特定的内涵,有其精神分析学的根源。  相似文献   
56.
安庆市罗岭镇黄梅村通过“唱响黄梅戏”积极进行黄梅戏的传承与发展,贴近农民实际,突出农村主题,紧扣农业发展,专业队伍与业余队伍相结合,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培养了村民的文化素养,促进黄梅村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57.
唐宋以降,弄孔侮圣优戏多有敷演,明清以后优戏弄孔则广涉多种重大社会问题。因其牵动诸多敏感神经,屡为官方挟制、禁绝。明清弄孔优戏的禁与演,是戏剧文化与社会政治渗透消长的一种缩影,反映出戏剧活动与时代文化对峙与渗透的关系,我们应还其戏剧史生成活态基因的历史定位。  相似文献   
58.
对英美法系国家的体育法渊源进行总体分析,对于研究不同国家体育法律制度的特色和共性具有重要意义。英美法系国家体育法的渊源主要包括体育判例法和体育制定法两大部分。根据英美法系的特征,英美法系国家体育法应以判例法为主要渊源,而制定法是作为判例法的补充。近年来,随着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两大法系相互融合的趋势,以及体育全球化的发展,即使是以判例法为主导的英美法系,在体育判例法和体育制定法的关系上,也应该是一种相互借鉴、相互制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59.
清中叶以来,各省外江班集中进入岭南地区,对粤剧、潮剧、广东汉剧三大剧种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外江班在广州、潮汕、梅州等地与本地班竞争、融汇的进程,展现出外来戏班与本地戏班、外来人群与本地族群、外来文化与地方文化既冲突又融合的历史形貌。外江班与本地班之间升沉消长的动态关系及外江戏的"在地性"转化进程,对研究粤剧和广东汉剧的生成机理,还原清代中叶以来岭南戏曲文化生态,揭示地方剧种与地域族群文化关系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0.
欧孔燕 《文教资料》2008,(28):61-63
竞陵派是继公安派之后的一个文学流派,对于他们所创造的"幽深孤峭"的审美风格后人多持否定看法,指责其诗境的狭窄,把诗歌创作引向了歧路.本文从竞陵派所处的特殊政治环境、晚明的文学思潮以及钟惺谭元春的个人思想等方面考察了"幽深孤峭"之风所形成的原因,剖析了这种诗文风格的独特审美意蕴,从而肯定了它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