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1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2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柯静 《图书馆论坛》2005,25(1):212-212
2004年 9月 4日下午, 艳阳高照, 经过装饰的佛山祖庙万福台愈发显得金碧辉煌, 只见台中摆放了一桌二椅, 后侧摆着蟒袍、盔头等粤剧舞台道具, 来自省粤剧学校的演员、乐手们已上好了妆在后台候场。台下, 人头攒动, 人们早就从媒体和海报上得知“魅力佛山·2004琼花粤剧艺术节”安排了一个特别节目“万福台讲大戏”, 并邀请了省粤剧院著名编导、粤剧界的通台老倌何笃忠做“粤剧的渊源及行当表演特色”为题的首场讲座, 于是早早赶到万福台广场, 为的是能占个好点儿的位置。禅城区四所小学的老师更为此组织了学生前来听讲, 200多名小学生一…  相似文献   
42.
本文论述了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下建设“粤剧数字资源库”的积极意义,并就数据库建设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3.
清代文献中的"外江班"有三种不同的意义。《扬州画舫录》里的"外江班"指的是盐商江春蓄养的花部戏班春台班,与昆班称"内江班"相对而言。广府地区的"外江班"指的是外省来广东演出的戏班,与"本地班"相对而称。粤东潮梅地区的"外江班"指的是专演"外江戏"(即后来被称作广东汉剧)的戏班,与"潮音班"相对而称。"外江戏"的源头是湖北汉剧,但汉剧在向南传播的过程中,或带上了湖南祁剧、湘剧的某些因子。所谓"闽西汉剧"、"广东汉剧"其实是一个剧种。从地缘关系看,"外江戏"的传播路线应该是顺汀江从闽西顺流而下到粤东。  相似文献   
44.
《柳州师专学报》2019,(2):62-67
粤剧博物馆作为粤剧这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播的重要场所,可以结合广府文化、"互联网+"、体验经济等,利用数字化的粤剧资源进行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探索多行业合作交流的跨界融合之路。开发文化创意产品是粤剧博物馆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粤剧博物馆必须坚持原有公益服务的宗旨,通过产业来发展事业,抢救、传播和发扬博大精深的粤剧艺术,令年轻一代关注和喜爱粤剧,使"南国红豆"焕发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45.
红线女是一位创造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的现代粤剧大师。红派风格的形成基于红线女自觉的风格追求和艺术创造。论述红线女艺术风格形成的过程和制约其形成的主、客观诸因素,并对其在粤剧艺术领域的重要地位和影响给予了深入分析和积极评价。  相似文献   
46.
《柳州师专学报》2016,(1):29-32
"通过广州、广东吴川、广西南宁三地搬演《西河会妻》的比较,可以发现:广西粤剧与省港大班模式下的都市化粤剧相去较远,与吴川粤剧接近,属南派粤剧。较之吴川粤剧,广西粤剧保留了用戏棚官话搬演的传统,是粤剧非遗保护与传承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相似文献   
47.
安放在佛山祖庙正殿内的金漆木雕神案,光绪二十五年(1899)制作,其正面下层的"薛刚反唐"戏曲人物木雕能为我们了解清末粤剧的舞台演出形态提供实物参考,具有戏曲史学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对木雕人物造型的细致考察,结合《征西全传》和《反唐女娲镜》两部小说及传统评书《薛刚反唐》,对木雕内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证,确定了木雕中三个主场景的内容自右而左分别是"庐陵王聘刚"、"九炎山聚兵"和"兴唐将受封"。同时也确定了场景中的主要人物角色,包括庐陵王、鲁仲、薛刚、纪鸾英、徐芙祖、泰红、薛葵和武则天。经过对木雕所示的人物服饰、把子、道具、化妆、舞台设置和人物出场情况等方面的具体阐释,本文进一步指出:这个木雕作品作为戏曲文物,可以印证文献中经常论及的传统戏服"全采明制"、粤剧在清末的演出仍使用真兵器等历史。  相似文献   
48.
从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出发,探索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以粤剧、粤曲唱词为审美价值导向内容的特色教学方法,并以粤剧、粤曲唱词为教学素材,让学生既能够掌握中国古代文学语言遣词造句的技巧,又能提升自身的审美品味。  相似文献   
49.
粤剧作为岭南地区传统戏剧的代表,体现着南粤大地本土戏曲艺术的魅力。当前"粤剧进校园"等活动形式践行着艺术课程"弘扬民族文化"的课程理念,以培养学生文化理解力与审美情操。面对以上教育形势,本文针对本学院开设的选修课《粤剧唱腔艺术鉴赏》,初探粤剧鉴赏课程应如何开展与建设使得音乐师范专业的学生能掌握为未来粤剧教学所需的知识技能,并提出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50.
粤剧作为广府文化的意义载体,体现了广府文化多元兼容、感性世俗与务实持重的文化内涵。唐涤生的六部改编剧《六月雪》《牡丹亭惊梦》《蝶影红梨记》《帝女花》《紫钗记》《再世红梅记》至今仍盛演不衰,很大程度是因为这六部剧体现了广府文化内涵。唐氏六部改编剧在本地方言、粤剧音乐、脚色行当和舞台布置等四个方面,展现了粤剧艺术的广府文化之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