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9篇
  免费   5篇
教育   690篇
科学研究   36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32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5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网络成瘾是指上网者长时间和习惯性沉浸在网络时空中,对互联网产生了强烈依赖,难以自我解脱的行为状态和心理状态。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动因是宣泄个体本能的欲望、缓解人格冲突的焦虑、逃避社会环境的压力、应对自我同一性的危机;预防措施是优化早期经历以形成健康人格、多方教育引导以合理对待本能、构建支持系统以缓解环境压力、通过有效干预以促进自我同一;治疗手段有催眠疗法、自由联想法、沙盘疗法等。  相似文献   
22.
该案例主要使用认知行为疗法,结合精神分析、森田疗法理念,对一位失眠大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咨询师发现宿舍矛盾是导致失眠的直接原因,而对睡眠的非理性认知则是导致其失眠顽固化的主要原因。继而在咨询过程中帮助来访者缓解其失眠状况,消除焦虑情绪。咨询结束后来访者焦虑情绪得到了缓解,失眠状况也有较大好转。  相似文献   
23.
斯蒂芬·茨威格的小说擅长精细微妙的心理分析,描述感情世界的种种纠葛,其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揭示尤为深刻。文章从人物美学的角度,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对茨威格的三部小说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24.
梦及梦境探索是个亘古不变的人类永恒主题。迄今为止,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仍被认为是现代科学研究梦的经典教科书,同时也是精神分析的最重要的著作。弗洛伊德认为,梦是一种(被压抑的)愿望的(伪装的)满足。本文从精神分析角度来对影片《盗梦空间》进行分析,解读了影片中的时间效应、梦中梦、阻抗及其他象征,深刻揭示了"梦是潜意识心理现象的自我表演"的涵义。  相似文献   
25.
本文结合郁达夫《〈沉沦〉自序》中提到的"解剖"二字,分社会/个体两个层面指出"精神分析"在现代中国文学中所代表的"欲望满足",而"精神"的困扰与创伤以及切入创伤所"解剖/分析"出来的"身体"之病征,又引发了道德层面的纠葛和拷问;在此基础上,将这诸种因素置于民族国家语境以及自叙传小说形式的讨论中,探究郁达夫的自叙传小说为现代中国道德提供了怎样的开创性命题。  相似文献   
26.
电影《孤独的人》是一部有强烈的超现实主义风格的影片,影片展现的是一个昔日的成功人士,在暮年之际经历人生低谷时期的整个心路历程,男主角独特而富有魅力的个性在此期间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作品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展现出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猛烈抨击以及对人性的探讨,最终留下深刻的反思空间,激发人类的自我选择和自我思考。  相似文献   
27.
作为当代女性文学的典型代表作家,陈染的小说着眼于对女性细腻的心理感受的描述,主人公总是给我们自闭而多愁善感,冷艳而充满智慧的印象。本文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解读这些女性形象,对她们特有的情结、特殊的身份以及最终的归宿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28.
孙凯元 《文化学刊》2015,(2):101-103
弗洛伊德是现代心理学发展中最有影响、最重要的人物,他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文试图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尤其是人格结构学说,分析《远离尘嚣》中主要人物的心灵反映和内心活动。揭示作品中轻浮、只在乎感官享受的巴斯谢芭和道德败坏、厚颜无耻的特洛伊所体现的本我;温和、朴实的加百列·奥克所代表的超我;而博尔德伍德体现的则是一个压抑本我,长期不得释放超我的自我毁灭过程。  相似文献   
29.
1969年,罗伯特·威尔逊创作了戏剧作品《弗洛伊德的生平与时代》,以致敬和缅怀伟大的奥地利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本文以此细节为思索,通过考察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关于"童年经历"、"白日梦"、"心理治疗"、"力比多"等相关理论与威尔逊戏剧创作之间的关系,试图寻找与揭示出两位大师对于人类精神领域探索所具备的共通性,并...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