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8篇
  免费   5篇
教育   691篇
科学研究   37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33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5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91.
精神分析的角度切入,对当代国内外网络文学最有代表性之一的安妮宝贝的小说,就当代社会人的压抑心理、爱和性情感心理以及焦虑和死亡心理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以引起对社会现状的思考,为解决社会心理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并对当下都市文化人的生活和心理的研究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92.
精神分析的有效性如何和独具的主体性导致"精神分析是否是科学"这一问题的产生。从释梦过程可以看出,精神分析的主体性包括:释梦对象——梦的主体性和不确定性;释梦的双重主体性——分析家和分析者及其相互关系;象征的揭示——释梦方法中的主体选择。精神分析强烈而又复杂的主体性质,使之呈现不同于传统科学的特质。但是,正是这种特质,使精神分析成为更为独特的尊重和理解人的主体性的科学。  相似文献   
793.
认知疗法的形成受到了精神分析的巨大影响,它们之间有一些相似之处,但更多的是不同之处:对心理疾病的基本假设不同,病理机制不同,治疗技术不同,治疗师的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794.
森田疗法(Morita therapy)是由日本的森田正马博士于20世纪20年代在日本创立的。这种疗法的创立不像精神分析那样源自于一种心理学理论的发展,也不像行为疗法那样出自于某实验结果的延伸。它是森田正马从事数十年精神治疗的探索,以后又以安静疗法、作业疗法、生活疗法为基础的合理结合和改进、创造的结果。其中还融入和体现了森田正马个人成长经历、个性的丰富内容和浓厚的东方文化色彩。森田疗法是治疗神经症的临床实践中卓有成效的心理治疗方法。我国森田疗法学会已经正式成立,可以预计,森田疗法在我国及世界各地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795.
本文从精神分析批评角度来解读约翰·福尔斯的小说《法国中尉的女人》.通过对文中四个主要人物萨拉、欧内斯蒂娜、波尔坦妮太太及查尔斯地形象进行分析,展现出这个后现代作品的无意识结构以及对仁的反思.  相似文献   
796.
王静 《科教文汇》2007,(11X):188-188,202
本文从精神分析批评角度来解读约翰.福尔斯的小说《法国中尉的女人》。通过对文中四个主要人物萨拉、欧内斯蒂娜、波尔坦妮太太及查尔斯地形象进行分析,展现出这个后现代作品的无意识结构以及对仁的反思。  相似文献   
797.
张路 《百科知识》2004,(10):12-13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是人们对梦与现实相联的一种最质朴的解释。到了弗洛伊德创建精神分析法后,梦的解析似乎成为一种无所不包的内容。但是,由于解释的个体性与随意性,大多数人也对所谓的梦的解析持不甚了了的态度,并认为这样的东西并不是可以实证的科学,可信性要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798.
本文对马塞尔·普鲁斯特的经典著作《追寻逝去的时光》进行精神分析式的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联系《追寻》一书的内容和普鲁斯特的现实经历,将逝去的时光与精神分析中有关客体的概念,以及作者童年阶段所经历的俄狄浦斯情结连接在一起。分析显示出普鲁斯特一生所承受的巨大矛盾和困苦是与其父一母一子的三元关系密切相关的。父亲未能承担起自己应该在的位置,母亲对于丈夫的矛盾情感,都对普鲁斯特的精神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然而,通过书写,普鲁斯特最终理解了心中不停振动的俄狄浦斯时刻。  相似文献   
799.
小说中,阿Q没有能力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他的言谈举止让人费解,他在社会中挣扎,却最终被社会抛弃,我们觉得他可笑,又觉得他可怜!可悲!好像所有的不幸都被他贪上,我们不仅要问社会对阿Q做了什么,阿Q自己又做了什么。这是鲁迅先生要揭示的问题,即唤醒昏睡的人们。阿Q认不清自己,他无法觉醒。原因在于阿Q存在着人格缺陷,而缺陷又是社会造成的。精神分析理论能完美揭示阿Q在特定环境下的种种奇怪行为,让我们对阿Q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相似文献   
800.
威拉·凯瑟在美国小说家中向来有着不可逾越的地位。《哦拓荒者!》作为其第二部,即是第一部家喻户晓的作品,被誉为美国西进运动的赞歌。小说中,凯瑟用艺术手法呈现西部荒原上开拓者的拓荒生活。两代拓荒者用毕生心血在贫瘠之地搭建起“农业乌托邦”。正当日子渐有起色,心灵却连年无收。本文将首次从精神分析视角重读《哦拓荒者!》,揭开其中因精神缺陷酝酿出的一段段缺憾爱,以此加深读者对作品及人物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