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1108篇
科学研究   30篇
各国文化   20篇
体育   104篇
综合类   55篇
文化理论   12篇
信息传播   83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130篇
  2014年   152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77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162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186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中国广播的抗日宣传,用声音牢牢筑起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防线,为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2.
《档案天地》2005,(5):24-25
晋察冀边区抗日根据地。是共产党、八路军在敌后开创的第一块抗日根据地。初创时期晋察冀根据地范围仅限于平汉、平绥、正太、同蒲4条铁路之间.后来领导的范围逐渐扩大为包括冀中、冀热察(冀东、平西、平北、热河)等抗日根据地在内的广大区域。  相似文献   
23.
闻名全国的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在抗日战争中有力地牵制了日寇西进北上的企图,对巩固和保卫陕甘宁边区、开展晋绥根据地的抗日斗争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24.
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英雄的大青山蒙汉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赴国难,为支援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创建和八路军大青山骑兵支队打击日寇,“有人出人,有钱出钱,有粮献粮,有马献马”,传情报、送给养、抬担架、护伤员、挖窑洞、做军鞋、购物资……同仇敌忾,共筑血肉长城,为会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5.
在呼和浩特市旧城,至今还保存着一座古老的建筑,它就是抗日战争时期党的地下组织“绥蒙各界抗日救国会”秘密活动的地方——财神庙。如今,居住在这里的老人们,对当年刘洪雄等人以财神庙里的道教会作掩护,开展抗日斗争的事情还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26.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卢沟桥事变,企图以武力吞并全中国。日寇铁蹄所至,山河破碎,尸横遍野。在中国共产党抗日统一战线的感召下,国共两党进行第二次合作,伟大的中华民族,同仇敌忾,万众一心,团结抗日,开展了一场伟大的全民族抗战。  相似文献   
27.
网络问政一直有两条发展脉络,一条是各地政府网站,一条是各地新闻网站搭建平台。新闻网站凭借着媒体的权威性、公信力、传播力以及巨大的网络流量,搭建的问政平台不但早于而且取得的效果总体上要高于政府网站,在城市社会治理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地方新闻网站在网络问政的发展中涌现出了胶东在线"网上民声"、红网"百姓呼声"、大河网"焦点民声"、奥一网"网络问政"、宁波网"对话"等一批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网络问政栏目,2017年红网"问政湖南"再次问鼎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标志着网络问政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高度、新的境界。本文是地方新闻网站网络问政历程及发展的回顾思考。  相似文献   
28.
笔者对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新闻传播活动进行考察,认为当时的湘鄂川黔根据地确实没有正规报刊,原因是缺乏办报的人力资源、环境艰苦、流动性大,但是其他的新闻传播活动是丰富的,主要包括文字传播与口头传播两种方式,文字传播有印刷、手抄两种,口头传播有集会演讲、促膝谈心以及说唱等艺术表演形式。  相似文献   
29.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对太行山广大农村妇女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动员。本文对太行抗日根据地妇女军事动员的组织机构、动员方式进行了系统探讨,分析了妇女军事动员的实际成效,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共产党妇女动员的成功实践和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30.
文萃     
《文化交流》2008,(5):72-73
郭沫若巧改祝寿诗   剧作家于伶早年虽系北京大学法学院俄文法政系出身,但对戏剧、电影却有过人的天赋和勤奋.50年代末,电影制片厂根据他的剧本拍摄传记故事片<聂耳>,轰动了国内外.   抗日战争期间,于伶坚守在上海"孤岛",组建"上海剧艺社",公演大量的抗敌戏剧和世界名剧<花溅泪><夜上海><杏花春雨江南><长夜行><大明英烈传>等等.<长夜行>反映上海沦陷前后,爱国文人与敌伪的斗争和社会下层民众的苦难生活;<大明英烈传>以明代采石矶大战为背景,借古喻今,激励国人抗日的勇气和信心;<夜上海>后经改编还被拍成电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