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5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文介绍爱国诗人邱逢甲和黄遵宪两人的交往情谊,陈述他们创作唱和诗进行的经过,而从中着重评述和肯定这些唱和诗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回答一些研究者对它提出的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92.
本文以平行的视角,对两部作品的文本、风格及作者等方面作出了比较,从而对现代文学史上的两股基本的文学潮流作出梳理。  相似文献   
93.
张爱玲的脆弱与苍凉似乎与生俱来。她出生名门,祖上是赫赫有名的李鸿章和张佩纶,而她却正赶上这个名门世家的衰落之际。年幼的她经历了一个家族的大起大落,又在父母不和、家庭纷争之中,饱尝人间冷暖,经历过母亲的出走,挨过父亲的毒打,在好容易逃出了父亲的家,又因为开销问题与母亲产生矛盾。她不仅在家中深切的体会到人心不古、世态炎凉,她所处的那个新旧交替的动荡的时代.也让她从骨子里感到苍凉。  相似文献   
94.
春晖     
我常庆幸自己拥有很多藏书,能自由地穿梭于金戈铁马和西风古道,感悟残阳似血的苍凉。我曾避开灯火阑珊、人头攒动的街头,躲在阁楼里翻阅着荡气回肠的《水浒传》。我也曾在雨雪霏霏,阴风怒号的黄昏,在摇曳暗淡的灯光下修补着残篇断章。很多时候,我都会默默的坐在书桌前,凝视四周的书橱。当我的目光从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上划过时,眼前总会浮起我慈祥的母亲那张被岁月摧毁的容颜。  相似文献   
95.
有一首歌唱道:“当灵魂迷失在苍凉的天和地/还有最后的坚强在支撑我身体/当灵魂赤裸在苍凉的天和地/我只有选择坚强来拯救我自己。”是的,无论面临什么样的困境,都不要轻易失去信心。放弃信念。  相似文献   
96.
发表于1943年的《沉香屑———第一炉香》作为张爱玲跻身文坛的作品,已经初步显示出了张爱玲小说的独特性。作品在中国言情通俗小说的外衣之外,通过对作品主人公葛薇龙势在必然的毁灭过程的真实而又细致地描写,包藏着作者对现代人生的悲剧性理解。这里,同样也流露出一种张爱玲式的苍凉、荒凉意味。  相似文献   
97.
江总是由南朝入隋的知名文士.他曾是萧纲文学群体的重要成员,侯景之乱后流寓岭南,其诗作渐去浮艳之色,而时有悲苦之音.入陈后·每日与陈后主游宴后庭,诗作雕琢蔓藻、艳冶纤靡.江总又常乐佛法,其佛理山水诗承继谢康乐体的特点,描写精工细腻,诗风自然清幽.入隋后,亡国之痛等使其诗风转向苍凉沉挚,充满悲凉幽咽之思.江总诗作多以五七言形式呈现,诗作对仗工整、句韵整饬,为五七言律诗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8.
在世纪之交的散文创作格局中,夏冠洲的散文彰显了鲜明的特质。这主要表现在他的散文具有辽远广阔的历史深度,且对历史文化散文的既有模式进行了可喜的超越;注意在文本中渗透震撼灵魂的生命感悟,做到了情理的自然结合;在书写风格上沉郁苍凉,带有浓重的西部散文风采。  相似文献   
99.
张爱玲小说大量运用雨意象,其小说的雨意象承袭了中国古代文学雨意象的原型 意义,又具有个性特征:把古代文学中雨意象所表现的悲愁感情和男欢女爱两大内容整合起 来,寓示了女性愁惨的情欲;雨意象与人物的遭际命运交浃浑融,揭示了人生苍凉的小说主 旨;雨意象自身所具有的凄凉阴郁况味与小说所蕴含的感情和思想构成和谐的整体,从一个侧面造就小说荒凉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100.
多年前学到《荷塘月色》。老师对朱自清先生的文字颇有说辞,认为他的语言过于雕琢.美则美矣.却缺少才子气的洒脱。受此影响,我对他的文字有几分抵触.后来虽多次触及他的名篇.却总难置身于文字之中去感受他所营造的种种美好境界。直到大学毕业后.从事语文教育工作的我再无法避开他的作品.渐渐地在独立的阅读中我有了独立的认知.愈读他的文字.愈是读出他的分量——一方面我读出了他文字中的轻灵曼妙.一方面又真真地读出了他文字后面藏着的无尽苍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