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00篇 |
免费 | 0篇 |
专业分类
教育 | 356篇 |
科学研究 | 17篇 |
各国文化 | 2篇 |
体育 | 1篇 |
综合类 | 22篇 |
信息传播 | 2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2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26篇 |
2014年 | 25篇 |
2013年 | 21篇 |
2012年 | 23篇 |
2011年 | 38篇 |
2010年 | 29篇 |
2009年 | 38篇 |
2008年 | 45篇 |
2007年 | 29篇 |
2006年 | 18篇 |
2005年 | 18篇 |
2004年 | 19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17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哈代的自然观与游苔莎、苔丝的悲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代以有机的观点看待自然,他笔下的自然神奇、美丽且充满灵性,是与人类平等的相互联系的生命存在。哈代笔下的妇女与自然紧密相连,他用自然世界来反映女性的心理变化,烘托出女性形象;同时也用妇女的悲剧传达出对有机自然逝去的痛心。文章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了哈代的自然观及其与游苔莎、苔丝的悲剧关系。 相似文献
282.
283.
刘丽琼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7(4):39-42
《德伯家的苔丝》是哈代的代表作,该小说的故事创意沿袭了民间文学中传统的故事模式,穿插了大量丰富生动、趣味盎然的风俗民情,始终笼罩着一种独特的“荒原意志”地域悲剧色调,整部小说充满着一股浓郁的乡情、深沉的悲戚,显示了哈代作为一位乡土作家在乡土文学创作中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284.
英国批判现实主义的一代宗师托马斯.哈代(ThomasHardy)的代表作之一《德伯家的苔丝》发表于1891年,从那时起,它就广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在我国也有着广泛的影响,本从作品的神话原型主题入手,作一些分析和研究,以期能发现一些新的东西来加深、拓广对这部作的理解。 相似文献
285.
曾珍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21(10):48-50
在《苔丝》中穿插了三位男性对苔丝的不同价值期待,这三种期待共同渲染了苔丝的形象以及她的悲剧。艾列克和安吉尔共同用道德审判了苔丝,而哈代为了男性的道德拯救选择了苔丝的死亡。在这场期待的漩涡中,苔丝同时成为了道德的被戕害者和挽救男性道德的工具,构成一场悲剧性的悖论。 相似文献
286.
从《苔丝》看哈代小说的哲学及社会文化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世强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
哈代作为19世纪与20世纪文化过渡时期的小说家,其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揭示了这一时期英国社会的真实画面。作家通过对小说主人公苔丝悲剧命运的叙述,有力地抨击了资产阶级的腐朽与反动,揭露了邪恶宗教势力对人的摧残和资产阶级伦理道德的虚伪,对劳动人民表示了极大的同情。作品反映了作家在社会大变动时代悲剧过后所作的有相当深度和力度的哲学及文化思考 相似文献
287.
顾红曦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7,(Z1)
在哈代描绘的女性画廊里.苔丝是唯一理想化了的“美”的艺术典型。她敢于自我牺牲.勇于自我反抗,热爱美好生活,纯真善良,质朴自然。然而.她的一生却是压迫和暴力的牺牲品,是痛苦命运捉弄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通过对苔丝悲剧命运的措写,哈代揭示了深刻的社会批判主题。 相似文献
288.
289.
290.
董革非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4,20(1):80-81
尤三姐与苔丝是中外文学史上两个著名的悲剧人物,两个人物的悲剧都是社会的悲剧,性格的悲剧,同时也是命运的悲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