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6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7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蒋建湘  蒋美仕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6):131-133,147
作为科技经济功能开发的组织范型,黄伯云及其创新团队具有高度凝聚力、顽强战斗力、强大创新力和核心竞争力等基本特征。其“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等一系列高科技成果的取得,以及最终摘取200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桂冠,是团队创新精神和民族爱国精神的积极激励、国家和地方科技政策的正确引导、国家和地方财政的大力资助及创新团队内部自身的科学管理等方面实现内外联动、高效运作所结出的硕果。  相似文献   
112.
作为一种精神现象,中国古代艺术精神即华夏艺术精神是一个多元的动态系统。在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它在艺术创作领域的体现过程中呈现出的主体本身的两重性,值得我们作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3.
口头诗学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以洛德《故事的歌手》的出版为标志。程式、主题或典型场景和故事范型构成了口头诗学的基本框架。伊玛堪作为赫哲族口头传统,不应该用书面文学研究的标准去规范它、衡量它,而应该将它置于口头诗学的框架下进行分析与研究,还原它的口头性,解读它的演述、创编和流布过程,以及它背后所蕴藏的强大生命力和民族文化意涵。  相似文献   
114.
论创新的本质及其研究范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论述了国际心理学界在创新本质及其研究范型问题上的最新研究进展。认为当前心理学家对创新的本质特征(即新颖性和有用性)基本达成了共识,但对创新研究的基本思路仍然存在重大分歧,当前有心理测量的、实验的、传记的、生物学的、计算机的和系统的等六种研究途径和范型,其中每一种范型都有其独特的优势,也有其自身难以克服的困难。可以预测今后的创新研究将体现出综合应用各种范型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5.
教学生用外语阅读,要采用从口头形式入手,通过大量的口语练习和句型结构排列,使学生 学会听句断意,改变他们逐词转移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116.
中国古代文学从上古文学发展到中古文学 ,出现多方面的转型。一是由奠定原型到确立范型 ,中古是各种文学范型的确立期 ;二是从象征型到古典型 ,中古文学追求的是隐秀相兼的理想风格 ;三是从多极分立到多元一体 ,中古文学呈现的是多元一体的格局 ;四是由自发到自觉 ,中古是文学自觉期 ,这种自觉反复出现 ,体现在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17.
"转识成智"是素质教育背景下师范院校教学改革的必然取向,而师范院校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实现"转识成智"的有效路径主要有二:一是通过智慧范型的教育,引导未来教师在建构式学习中化"公共知识"为"个人知识",培育其理论智慧;二是为师范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时空与有效的实践指导,努力将他们置身于未来将要面对的丰富多彩的教育生活中进行实际操练,培育其实践智慧。  相似文献   
118.
西汉榆荚钱     
在西汉初年促进经济恢复的历史背景下,榆荚钱开始广铸盛行。其范型多样,币种复杂,通行时间较长。它的铸造和发行,虽对西汉初年的经济市场造成了一定的混乱,但同时又对其经济的恢复起到了一定的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119.
本文对编制体制调整后军队院校图书馆馆员定位问题作了系统的探讨与研究,并对馆员如何过渡到“专家馆员”的问题作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20.
据卢藏田《陈氏别传》记载:这首诗作于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当时陈子昂以右拾遗的身份随建安王武攸宜大军出征契丹,武攸宜轻敌无将略,陈子昂曾献计未被采纳,以后又因进谏切直,惹怒了武攸宜,受到降职处分,于是他登上蓟北楼(幽州台),有感于古代乐毅受燕昭王知遇的故事,慨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虽然相信后世也许还会出现燕昭王那样重用贤才的明主,所恨人生短暂,未能获见,因而,想到宇宙的永恒,怆然有孤独之感,写下来这首慷慨悲凉的著名诗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