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082篇
科学研究   43篇
各国文化   40篇
体育   21篇
综合类   43篇
文化理论   23篇
信息传播   1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44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本文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莎士比亚化”、文艺应塑造新时代无产阶级典型的主张,着重论述了马恩关于文艺的典型化和性格刻画的理论。  相似文献   
992.
邹君 《现代语文》2006,(4):79-81
在众多的艺术样式中,悲剧是关涉到人类审美体验的一种重要艺术形式。莎士比亚悲剧堪称为描写揭示人性和人的本质的最为深刻和全面的经典作品之一。这位使人类永久惊喜的巨人,最为我们着迷的无疑是他所创造的那众多生动、真实、具有不朽生命力的艺术形象。尤其是创作成熟时期的悲剧人物,以其形象高大,个性鲜明和结局悲壮震撼着一代又一代人们的心灵。其中被誉为莎士比亚“灿烂王冠上面的一颗最光辉的钻石”的《哈姆雷特》,四百多年来一直为各国评论家谈论着、争执着,而关于主人公哈姆雷特的形象分析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世界学史上还很少有对哪一个典型形象的理解像哈姆雷特这样人各不同。究其原因,当然不能脱离人们多元性的艺术欣赏的欲望和趣味,以及某些学和研究对莎士比亚这位戏剧大师的历史误解和各种偏见。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在很大程度上,这个问题又取决于哈姆雷特性格本身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他交融着人类涵蕴丰富的历史、化、社会及其心理的幽咽颤栗的诗情。艺术作品只有强烈关注人类共有人性,述写“为造化所玩弄的愚人”才能成为人类永恒的经典。本力图从四个方面来审视莎士比亚所塑造的哈姆雷特形象。  相似文献   
993.
莎士比亚的罗马剧着眼于英雄形象的塑造。英雄人物的共同特征是都具有本真的生命形态,这也是导致他们从荣誉之巅走向毁灭之谷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他们成为英雄的主导因素。在悲剧英雄身上,莎士比亚对于理想人性的探索得到了艺术化的体现。  相似文献   
994.
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的性格以及契诃夫的《小公务员之死》中小公务员的性格分析。可以看出莎、契悲喜剧创作特点的区别:莎士比亚把喜剧场面和悲剧场面结合在一起.而契诃夫是把喜剧性和悲剧性结合在同一个场面里。  相似文献   
995.
对比莎士比亚的悲剧《李尔王》和巴尔扎克的长篇小说《调第头》两部伤口进行比较研究,不难发现两部作品在故障情节和人物命运的安排上有极其相似之处,同样描写了父亲对女儿的深情和女儿对父亲的忤逆不孝;两位你亲都年老体弱,面对女儿们的无情无义都呼天抢地咒骂女儿,后来都是悲惨地死去,但由于伤口所反映的历史、时代、环境以及道德规范的不同,两位作家在表现父女之间感情和义务的冲突这样一个共同主题时,又必然表现出复杂的差异。  相似文献   
996.
莎士比亚剧作中,韵文(verse)和散文(prose)常常交替出现。这种现象既复杂又具有奇特的魅力。莎士比亚常在这两种语言表现形式之间来回调换使用,以达到不同的目的和戏剧效果。  相似文献   
997.
莎士比亚是戏剧大师,是语言大师。 莎士比亚戏剧之所以具有巨大艺术魅力,令人百读不厌,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就是莎剧语言中的形象比照美。[第一段]  相似文献   
998.
莎士比亚的著名的四大悲剧之一的《奥赛罗》曾经引起无数的争议,其中“嫉妒说”长期在《奥赛罗》研究中占据了统治地位,尽管一批著名莎学家、文学家从各种角度对嫉妒一说进行了否定,指出“嫉妒”并不能令人信服地全面解释《奥赛罗》中蕴涵的人文主义思想光辉。从“他者”文化身份认同危机的角度,可以看到不断被强化的文化身份认同危机是造成悲剧的根本原因。中国改编莎剧也注意到《奥赛罗》中文化身份的差异。  相似文献   
999.
“黑客”一词是英Hacker的音译。这个词早在莎士比亚时代就已存在了,但是人们直到25年前才第一次将它与计算机联系在一起。报刊杂志第一次使用“黑客”一词是在1976年,当时它被用来指代“技术通常十分高超的强有力的计算机程序号”。但是根据《牛津英语词典》解释,“hack”一词最早的意思是劈砍,这个词意很容易使人联想到计算机遭到别人的非法入侵,因此《牛津英语词典》解释“Hacker”一词涉及到计算机的义项是:“利用自己在计算机方面的技术,设法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访问计算机件或网络的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00.
哈姆莱特被冠之人文主义者,文章从这角度提出质疑并加以分析论证,指出哈姆莱特是贵族、商人、平民三种色彩综合的有机整体,是转折时代的莎士比亚按理想模式塑造出的独特典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