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5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曹七巧”和“繁漪”是张爱玲、曹禺笔下的典型人物形象,她们都是由于性格变态而最终走向毁灭的悲剧人物,她们的悲剧意义有着丰厚的美学意蕴.本文重点论述了作家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所表现出的对人性的阐释,即人性的自私和丑恶;人性建构中的理性和非理性因素,以及从中应得到的启示。  相似文献   
92.
范铮 《教学与管理》2012,(18):107-108
阅读,作为一种再创造的艺术活动,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读者面对同一作品可以从不同角度审视、探索,归纳出不同的主题。长期以来,我们多是采用传统的社会历史批评理论去分析和评价作品,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阐释文学现象,侧重研究文学作品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单一的批评方法  相似文献   
93.
李秀娟 《考试周刊》2012,(64):20-21
人性的悖谬、残忍、荒诞、疯狂,构成了《雷雨》这出话剧的情节氛围。在人性的非理性的发展中,我们窥探到中国“五四”前后三十年代历史的劫难在人物性格上的深刻烙印.阶级地位的不同所带来的血亲对立,以及人们对爱情的呼唤和建立在原始欲望基础上的非理性狂热。它向我们昭示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沉闷、荒唐、腐朽和罪恶。学习《雷雨》,我更为关注的是这畸形社会中的一对畸形“母子”——繁漪和周萍。他们之间的这场不伦之恋,就像一盏慢性毒药,逐渐侵蚀着他们的灵魂,也噬啮着读者的心。正如曹禺先生所说:“我请了看戏的宾客升到上帝的座.来怜悯地俯视着这堆在下面蠕动的生物。他们怎样盲目地争执着,泥鳅似地在情感的火坑里打着昏迷的滚,用尽心力来拯救自己,而不知千万仞的深渊在眼前张着巨大的口。他们正如一匹跌在泽沼里的赢马,愈挣扎,愈深沉地陷落在死亡的泥沼里。……在《雷雨》里,宇宙正像一口残酷的井,落在里面,怎样呼号也难逃脱这黑暗的坑。”周萍和繁漪就是挣扎在这口井里的“可怜的动物”。他们一个懦弱胆小,悔不当初;一个执着叛逆,死不放手。对他们的命运和他们命运背后的历史,我们只感到苦涩,不尽的苦涩。  相似文献   
94.
祁利军 《文教资料》2010,(33):12-13
《雷雨》的冲突中心应是在周朴园和蘩漪之间。蘩漪是曹禺塑造的最有个性的人物形象,同时蘩漪对命运的反抗和幻灭集中反映了戏剧主题.周朴园和蘩漪的冲突勾连着剧中每一个人物的命运。  相似文献   
95.
曹禺的话剧《雷雨》在创作上明显受到西方戏剧理论的影响,其中性格悲剧的因素在繁漪形象的塑造上表现尤为突出。强悍如雷雨般的激情与本质的软弱,追求生命自由的执著与情感的盲目,繁漪性格的两面性使她对现实的抗争充满了矛盾与困惑,她的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撞击出一朵凄美的火花,同时也给这个人物抹上了一道浓重的性格悲剧的色彩。  相似文献   
96.
《雷雨》是曹禺的处女作,也是成名作,该剧是一部多幕剧,它写于一九三三年,一九三四年在《文学季刊》上发表。它是中国"五四"以来优秀剧目之一,一直享有盛誉,无论过去和现在,都以其惊人的艺术生命力活跃在中国舞台上。  相似文献   
97.
著名剧作家曹禺描写的女性大多是以悲剧收场,本文以蘩漪、陈白露为例试图从其情感制约、生存观念及其性格因素三个方面关注造成她们悲剧命运的原因.  相似文献   
98.
载漪等深受儒家经典熏陶,认为学习外国的长处,就是离经叛道,将导致亡国灭种。戊戌变法,均属秕政,光绪帝已失天下人心,应予废立。主张杀洋人,杀教民,与外国开战。把正义的反侵略的爱国主义变成了荒谬的盲目排外。思想落后于时代,终被时代淘汰。  相似文献   
99.
100.
繁漪与安娜·卡列尼娜,是两个聪慧美丽的追求个性解放的艺术形象。繁漪出于我国大戏剧家曹禺的话剧《雷雨》,安娜来自俄国文坛巨匠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两个典型虽然分属不同国度生活在不同时代,但他们都是社会的叛逆者,她们的悲剧命运有着发人深醒的契合之处,在性格特征上都有着高度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下面就粗略地比较一下两个形象之间的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