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254篇
科学研究   63篇
体育   21篇
综合类   28篇
文化理论   13篇
信息传播   3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传统教学往往采用"满堂灌"的方式,教学效果差。本课题组在"公共组织行为学"课程中提出了基于TPDR模式的教学改革思路。其核心是通过团队合作学习(T)、参与式学习(P)、讨论式学习(D)和探究式学习(R)等方式,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经过三年实践,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稳定的教学方案,并通过实验班和对照班比较分析,取得了积极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2.
大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是其走上社会顺利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大学课程的教学的重要目的。要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必须紧抓教学研究。文章结合组织行为学课程特点,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师生关系等变量因素方面对组织行为学的教学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教学改革建议,为培养大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也为更好地创新和拓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更多视角。  相似文献   
43.
一件美丽的艺术品,其质在于工艺的细节:一个人品质的雕琢,其根本也在于细节一一行为学意义上的细节。一般来说,学校是教学生知识的,但往往决定一个学生人生质量的,还是他自身的自尊、自信以及丰富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应变能力等非智力因素。由此观念出发,行为细节教育对学生素质的提高,班主任的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相似文献   
44.
加强高校学生组织建设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课题.本文运用组织行为学的相关理论,对高校学生组织结构、选拔任用、成员激励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优化组织结构、激发学生干部潜能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45.
新观点     
《上海教育》2008,(13):37-38
美国波士顿学院心理学教授彼得·格雷提倡让不同年龄儿童共同游戏;英国教育学者瓦尔·麦克格雷格指出应该辩证看待学生举手发言;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教育与培训委员会主席史蒂夫·霍尔巴特谈教师教育问题;日本御茶水女子大学教授耳冢宽明提出家庭经济状况是决定孩子学业能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英国行为学家麦克·科丁指出教师要表扬学生的好行为。  相似文献   
46.
环境行为学与老年人住宅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类生存生活条件的进一步提高,对于老年人的住宅设计也应更进一步人性化,从环境行为学入手,建造尽量满足老年人生理心理特性的住宅刻不容缓.老年住宅的设计,应充分考虑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退化引起的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同时应注重老年人的个人习惯,从方便和经济的角度出发,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室内外环境设置,保证其与社会的接触交流,尽可能长地保持其独立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47.
对发明进行分类,首先是要正确地确定其分类的标准。分类标准的不同,分类的结果也就不同。现在,我们就分别从行为学与产物学两个方面,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人类的发明进行如下分类。一、行为学方面的分类这里所说的发明主要是相对于人类的发明行为而言的,人类在发明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各种行为特征是此方面分类的主要根据。(一)根据对所利用之客观规律的认识形式不同,可以分为感性发明和理性发明。感性发明,亦可称为经验性发明或自发性发明,是人类在自发的感性认识之基础上所做出的发明。感性认识是人类对客观规律外在的现象的形象性认识,是…  相似文献   
48.
正确运用组织行为学理论,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借鉴期望理论模型,激发教育双主体的内在动力;借鉴组织文化理论,构建具有中国文化独特个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49.
用实践教学法改进《组织行为学》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康蕾 《文教资料》2006,6(2):25-27
本文结合当前组织行为学国内教学动态阐述了《组织行为学》本科阶段的教学特点,辩证地分析目前主要教学方法,客观地评价采用案例教学的局限性,分析亲验式教学法的特点,提出更加适合本科阶段学生特点的,具有操作性和实效性的实践教学法。本文进一步结合组织行为学的教学内容,从各个阶段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方面来讨论该教学法。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对该课程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的精心设计,将学生切实融入各种真实行为的实践,体会和反思中,真正拉近学生与理论学习之间的距离,达到有效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50.
为了研究游戏教学在组织行为学教学中的效果,在近期教学中,我们作了尝试与研究。教学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教学创新,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培养学生参与管理实践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