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121篇
科学研究   7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6篇
综合类   60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7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正>《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和科学素质,具备创新能力、合作意识和开放视野……教育应该而且能够造就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要使课堂教学很好地实施这一目标,互动教学不失为一种较为理想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72.
分析句子,通常只注重结构是否完整。从交际的角度考察,重要的是使听话的人听懂,这就与信息量有关。这个问题涉及许多方面,有句内的因素,也有句外的因素。可是从不同句型的特点来分析,可以找出若干规律。本文只是举例子说明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73.
74.
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要求大学生应能在学习过程中用英语交流,能就日常话题用英语进行交谈和作简短发言。本文旨在通过歌唱和口头陈述两种口语测试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评估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并从内容效度上进行分析比较。由此得知,歌唱的内容效度比口头陈述的低且无法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水平,应当采取口头陈述进行口语测试。  相似文献   
75.
故意杀人罪与交通肇事罪在一般情况下不难区分,但在复合罪过的情况下,问题显得颇为复杂。交通肇事后逃逸,不及时抢救被害人,从而导致被害人死亡,根据1997年刑法133条,要从重处罚;如果积极逃逸,可能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研究这一问题,是司法实践中区分此罪与彼罪、正确定罪量刑的客观要求,也是减少错判误判的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76.
教学目标要陈述出来,让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提前了解,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导向与激励作用。如果“暗箱操作”,被评价者事先不知道对自己的要求,也就不知道向哪个方向去努力、该如何去努力。进一步说,用于评价的历史教学目标要用合理的方式陈述出来,以便评价者与被评价者能够理解。如果陈述方式不合理,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看不懂,目标也无法产生应...  相似文献   
77.
在量刑程序改革的过程中,作为犯罪的直接侵害对象,被害人参与到量刑过程中来,行使量刑请求权具有正当性,但目前我国对于被害人参与量刑程序缺乏理论上和实际操作层面的相关规定。在刑事诉讼中,被害人的利益并不能完全被享有公诉权的检察机关所代替,被害人应当在量刑中享有独立于检察院的请求权,表达自己的量刑意见,这对于增强刑事案件的可接受性,实现司法公正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在构建被害人参与量刑的具体程序中应当注意被害人量刑请求权的主体及请求权的内容和形式等问题,同时也要注意只有在律师帮助下才能真正实现被害人参与量刑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8.
刘猜 《新闻爱好者》2011,(13):53-54
2009年4月,中国青年报记者经过一周的秘密调查采访,揭开了贵州习水学生卖淫案真相——部分官员涉嫌性侵(强奸)幼女。①在报道中,记者通过还原受害人在接受采访中的对话"这个世界太吓人了"、"长大了当警察抓坏人"等语句,  相似文献   
79.
王雨婷 《大观周刊》2011,(29):38-38
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进步,关于被害人权利保护问题的研究也引起了学界以及司法实践的关注。本文即对被害人的法律地位的演变、提高被害人法律地位的意义、我国目前的立法规定及不足之处、刑事被害人权利被忽视的原因和被害人权利保护机制的具体构建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80.
代玲 《大观周刊》2011,(21):10-10,9
隐喻陈述是隐喻表达的方式之一,并广泛地出现在日常生活中。它是借助预设、衍推等表达形式,可以使特定话语的信息量激增。本文旨在通过阐述隐喻陈述的定义、特点,举例探讨隐喻中陈述句与非陈述句之间的区分,并揭示出隐喻句子如何成功地被用作是陈述的条件,进而通过对隐喻陈述的认识使交际中的双方能更清楚明白对话的意图,帮助说话者和听话人完成一次成功的交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