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493篇
科学研究   21篇
各国文化   41篇
体育   56篇
综合类   26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16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01.
以《大唐西域记校注》提供的版本异文和佛经音义书出具的引用异文为材料,利用文献学、训诂学、辞书学等方面的知识,对《大唐西域记》中一些有价值的异文进行了考辨。  相似文献   
802.
7世纪中叶,唐朝灭西突厥汗国以后,在西域建立起军政合一的都护府制度进行统治。都护府制度有力地执行了唐朝的政令,完成了管理西域、保卫祖国边疆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803.
藏族     
藏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地的藏族自治州。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现行藏文是7世纪初在古梵文和西域文字的基础上形成的拼音文字。10世纪到16世纪,是藏族文化的兴盛时期。气势雄伟、卷帙浩繁的世界最长史诗《格  相似文献   
804.
唐代公主外嫁蕃王,唐朝与西域各国的和亲盛况,堪为我国历代王朝之最。和亲外交是唐王朝对西域各国关系的一大特色。公元625年,西突厥遣使至唐请婚。唐高祖问裴矩:“西突厥道远,缓急不能相助,今求婚何如?对日:“今北狄方强,为国家今日计,且当远交而近攻,臣谓宜许其婚,以威颉利。俟数年之后,中国完实,足抗北夷,然后徐思其宜。”高祖从其计。  相似文献   
805.
古代西域各族人民在化上对祖国的贡献很大,特别是在佛教的传入和音乐的贡献上。西域学由三部分构成,即各族人民用自己母语创作的作品,或他们到中原以后用汉语创作的作品,以及内地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到西域后创作的描绘边疆各族人民生活以及山川风貌的作品。今后我们应加强对此的研究,这有利于雏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相似文献   
806.
《家教世界》2015,(1):15
西汉时的冯嫽(liáo)才貌双全,曾多次往返西汉与乌孙之间,解决了不少政治、外交难题,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女外交家。
  汉武帝时,为了结成对抗匈奴的联盟,汉朝与西域诸国中最强大的乌孙国(在今新疆伊犁河流域)联姻,将解忧公主嫁给乌孙国王。随行侍者冯嫽嫁给了乌孙权位很高的右大将。冯嫽胆识过人,才干出众,被当地人尊称为“冯夫人”。  相似文献   
807.
明代与西域的商业往来主要体现为贡赐贸易的形式,穆斯林商人们以西域贡使的身份来到中原,将商品以贡物方式出售,明政府则以赏赐的方式偿付,西域贡使在明王朝境内受到热情的款待,且其货物也得到高额回报,商贸风险不大,最大的威胁来自于旅途中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盗匪的劫掠。本文拟就这一问题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808.
前秦统治者本姓蒲,后应图谶改姓苻,建立国家。前秦与西域东部的关系可分作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前秦通过前凉间接统治西域,历时大约二十年(356—376);第二阶段前秦直接统治西域,历时大约十年(376—386)。前秦设置郡县、任命官吏、行用年号,对西域东部行使了有效管理。在此政治背景下,亦开创了氐族与西域民族交流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809.
西域佛教是中国佛教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之相适应产生的西域寺院经济更是佛教得以发扬光大的重要环节和前提条件。西域佛教寺院经济的发展及其管理模式和财产审计,对佛教的进一步传播和社会经济生活的丰富与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10.
靼舞考略     
本文旨在通过对各种古籍文献有关鞞舞的材料进行梳理,并结合当代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对鞞舞的歌辞沿革、舞容(包括舞佾、舞具、舞貌等方面)、被用场合及其主要的功用、历代归属等方面作了较详细的考订.从中以示窥见鞞舞发展的一般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