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59篇
科学研究   10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5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20世纪20年代中国思想界发生的科学与人生观问题的论战并非科学与玄学本身之间的论争,其实质是两种不同的人生观的争论。此次论战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初步运用没有必然的联系,但马克思主义者介入后,揭露了科、玄双方所共有的唯心主义实质,具体分析了这一论战的性质,较为正确的阐述了决定人生观的因素、自由与必然的关系等,使使论战进入更高的层次,初步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威力,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2.
湛甘泉是明代与王阳明齐名的重要思想家。其与阳明在学问上的砥砺历来是学者关注的重点。本文正欲从湛、王格物之争中了解甘泉的格物思想,及其有别于阳明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33.
历史事实一般是不会陈旧的。从“导火索:《现代小说技巧初探》”到“合法性:众声喧哗”,再到“权威话语:学们的‘狂欢’聚会”,1979—1989年中国学界“意识流”论争轨辙给中国学健康地走向学本身进而向世界学之林进发的征程积蓄了一定的可供思考的学术批评资源。  相似文献   
34.
近代以来日本德育经历了三次重大变革,从中可以看出日本德育指导思想的发展规律、原因与特点。日本德育是在传统的整体主义价值观与西方自由主义、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激烈冲突和反复比较的复杂过程中不断完善与发展的。日本对西方德育思想的认识经历了由完全拒斥到盲目崇拜的巨大变化,但最终两种德育思想走上相互渗透、融合生长的发展道路。这既体现了两种德育思想固有的局限性,又是特定时代政治经济力量对比变化的反映。  相似文献   
35.
明代“前七子”领袖李梦阳与何景明成名后,由于在师古问题上对“古人之法”理解和应用存在着较大分歧,二人之间发生了激烈的论争。因何景明曾借用佛家语以“筏”喻“法”,主张“舍筏登岸”,史称“筏喻之争”。本分析了李何二人共有的囿于字句音声与修辞结构谈论诗“法式”的共同理论缺陷,试图从中手绎“七子派”总体上由复古陷入拟古的端倪。  相似文献   
36.
百年来关于中国高等师范教育体制至少发生过七次论争论争的主要根源乃是关于保留还是取消独立设置的师范教育体系,论争的焦点主要是:学术性与师范性、教师的数量能否保证以及有元更名之必要。百年论争给当代中国的教师教育留下许多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37.
在 2 1世纪 30年代初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新月派理论家梁实秋与鲁迅等“左翼”作家就文学的“人性”与“阶级性”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论争。这场论争涉及到新文学的政治选择、文化选择、审美选择以及有关文学的本质、功用和价值等问题 ,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理论意义。因此 ,梳理总结梁实秋和鲁迅两人不同的人性论旨趣及其理论渊源 ,对于我们今天从当时的历史语境去重新评价这场论争的功过得失 ,或者对于当下的中国现代文学的文化建构和现代批评形态的生成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8.
新时期的语文教学,历经20世纪70年代的拨乱反正、八九十年代的人文性与工具性之争、世纪之交关于语文教育的大讨论,在改革中曲折前行,逐步从单一的学科教学走向以“关注人的需求,服务人的发展”为中心的语文教育之路.到了新世纪,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推广,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原来高度分化的中小学课程,复又呈现综合化的趋势,语文教学也出现一些“去语文化”的倾向,于是又引发了新一轮的论争.文章从历史的视角,运用现代课程理论,对当前语文界的诸多争论作了一些犀利的评析和较为缜密的辨正.  相似文献   
39.
《考试周刊》2016,(98):22-24
在依据什么标准选拔人才的问题上,其争议在中国古代业已存在,宋代围绕改革科举制度的"取士"论争显得十分尖锐。到底是依据地域或者地理差别有区分度的灵活多样的分路取士,还是不分地域无差别地全国一张试卷"一把尺子"凭才取士呢?以司马光与欧阳修为代表的双方各持己见,互不让步。历史有时会出现惊人的"复制"和再现,这个问题同样反映在当下的高考划定分数线和录取过程中,那么,问题的症结在哪里?怎样更理性更客观地解决此类问题?可以从宋代的取士争辩中获得启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0.
美国史学界关于对日使用原子弹原因的论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对日使用原子弹影响了美国战后的对外政策,因此美国史学界长期重视探讨使用原子弹的原因,形成了三派:正统主义派、现实主义派、修正主义派。本文论述了美国史学家的观点,并分析了使用原子弹决定的形成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