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1篇
  免费   8篇
教育   1938篇
科学研究   10篇
各国文化   15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130篇
文化理论   19篇
信息传播   5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31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202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姜夔除以词名世外,其诗又在南宋诗坛上独树一帜.在<白石道人诗说>中他集中阐述了自己的诗学主张,要求独创,重视学习,提出诗歌有四种高妙.其中精思、自悟是他比较独特的诗学观点,承继前代江西诗派的同时又促成了诗学理论的转变,成为贯通江西诗学与严羽<沧浪诗话>的桥梁.  相似文献   
142.
胡风的诗学思想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诗人和战士原是一个神的两个化身;二是诗的物质是对于现实关系的艺术家的主观表现,三是诗具有自由奔放的形式。  相似文献   
143.
大学语文教学中蕴含着"文学性"、"人文性"、"文化性"等多种特性,文章在具体分析这些特性的基础上,遵循"基点—融合—拓展"的路径,从文本阅读与实践、个体生命的人文体悟、文化诗学的空间建构三个层面去论述其教学的功能指向;并认为大学语文与审美教育的融合,可以实现文化诗学在语文教学中的空间建构,呈现其作为人文学科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44.
只背诗而不知诗,只读诗而不读诗话,这种不正常的现象恐怕与我们对于诗话传统的遗忘有很大的关系。《诗词小札》并不仅仅是一种诗学传统的简单回归,它以其全新的视域对诗话这一诗学传统进行了当代的阐释,使之展现出全新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45.
英国桂冠诗人泰德·休斯倾其毕生精力对自然、人与社会的持续关注和深度思考筑就了其不朽的生态诗篇,彰显了休斯作为公民个体高度的社会历史责任感和伦理道德感。休斯生态诗学观涵盖了欧美生态诗学传统、当代生态文化语境与跨越时空的东方文化因子三重历史维度。休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对多元文化的包容以及主体性突破成就了其个人独特的生态诗学观。  相似文献   
146.
乔亿的《大历诗略》是清代唐诗的重要选本,同时也承载了清代唐诗学的重要思想,与王士禛《唐贤三昧集》、沈德潜《唐诗别裁集》鼎足而三,彰显唐诗发展史上的重要环节,突现盛唐、中唐两大诗歌高峰之间的诗风、诗艺上的自然承接、衍变,突出了大历诗歌的成就。此选本自乾隆刊刻以后,未能再刊行。《大历诗略笺释辑评》将校勘、笺释和评论辑为一集,乃诗学视野下的文献整理,具有比较高的文献价值和诗学价值,颇有益于学界。  相似文献   
147.
骆一禾是一位极具建设性的诗人,在诗歌创作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在对诗的思考与探寻上他提出了几个关键的核心命题。"修远"与"诗歌共时体"这两个诗学主张是骆一禾长期实践与思索的结果,实际上涉及到了诗歌创作精神和基本原则的问题。通过对"修远"和"诗歌共时体"这两方面的具体阐释,重新挖掘其价值,或许可以给当下诗坛带来某种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8.
征稿启事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是楚雄师范学院主办、楚雄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编辑出版、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月刊。每年出版12期,每月月末出版,112页。开设的主要栏目有"中国文学研究"、"语言文字学研究"、"汉语诗学研究"、"民族文化研究"、"政治理论研究"、"教育理论研究"等栏目,本刊实行开放式办刊,热忱欢迎校内外专家、学者赐稿,特别欢迎省部级以上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论文。  相似文献   
149.
在司马迁那里,"发愤著书"的命题脱胎于"穷愁著书",是"穷愁著书"的升华。理解这个命题需要从"发愤"和"著书"两个词的语境出发,展开一种历史语言学的追踪,以此为前提,所谓"发愤著书"只能是在特殊的历史情境中由圣人完成的活动,这决定了它的神圣诗学内涵——借助叙事形态重新恢复人作为信仰者的身位,最终期望到达对天人性命之道的领悟。  相似文献   
150.
南社诸子与梁启超倡导的诗界革命关系密切,在诗歌创作与理论探索上皆有所深入,是诗界革命的忠实继承者、发扬者.高旭、林庚白、汪兆铭等人对新意境、新名词的阐发,尤其具有理论深度,是20世纪中国诗学的宝贵财富,对于当下旧体诗词的创作亦具借鉴意义,应当引起诗学研究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