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442篇
科学研究   226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40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翻看孩子的课本,常发现孩子的课本插图进行了如下“加工”:有的给卖火柴的小女孩穿上了漂亮的鞋袜,嘴里还啃着烤鸭腿;给叶绍翁穿上了西装,打上了领带;有的给小男孩添画长长的胡须;给扬科画上一把现代式的小提琴;还有的为晏子配上长剑,给诺贝尔带上博士帽……孩子的“杰作”千奇百怪,乍看觉得不可思议。  相似文献   
62.
刘颖 《辽宁教育》2005,(7):64-65
在1988年世界各国诺贝尔奖得主的巴黎聚会上,有人问诺贝尔科学奖得主:“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主要的东西呢?”这位老学者说:“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在幼儿园能学到什么?”“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朋友,东西放整齐,有错误要道歉……”他所提到的都属于行为养成习惯的教育范畴。可见,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一个人的成功影响有多大。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道德素养的最重要的道理,在少年时期没有成为习惯,那么造成的损失是无法弥补的。”中学时期是青少年生理、心理急剧发育变化的时期,是增长知识接受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63.
在当代社会的语境下,诺贝尔颁奖典礼是一种"加冕"媒介事件,也是媒介仪式,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在这种媒介事件和媒介仪式中形成了众多话语功能,最显性的功能是使诺贝尔奖得以合法化和权威化;以媒介接触范围划分,媒介技术也区隔了社会类属——"参与者"与"旁观者";同时也很隐秘地展现了权力主体的神圣性与合法性,这一权力主体包括西方的价值体系和精英文化类属;最后还形成了对授奖方所属的瑞典北欧文化与获奖者所属的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64.
一帆 《初中生辅导》2014,(8):F0002-F0002,F0003
诺贝尔(1833—1896),生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现为瑞典的首都,也是瑞典的第一大城市),诺贝尔是瑞典著名的发明家、化学家和工程师。  相似文献   
65.
一帆 《初中生辅导》2014,(7):F0002-F0002,F0003
诺贝尔(1833—1896),生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现为瑞典的首都,也是瑞典的第一大城市),诺贝尔是瑞典著名的发明家、化学家和工程师。  相似文献   
66.
《发明与革新》2010,(11):31-31
10月初,20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和化学奖三大奖项均已尘埃落定,被来自英国、美国和日本的6名科学家收入囊中。  相似文献   
67.
古今中外,凡是在事业上取得成绩者无不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着浓厚的兴趣,兴趣推动着他们孜孜不倦地追求而取得成功.科学家丁肇中用6年时间读完了别人10年的课程,最后终于发现了"J粒子",是第三位获得诺贝尔奖学金的华人.  相似文献   
68.
<正>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2007年10月8日宣布,将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人马里奥·卡佩基(Mario Capecchi)、奥利弗·史密斯(Oliver Smithies)和英国人马丁·埃文斯(MartinEvans)。这3位科学家是因为在涉及胚胎干细胞和哺乳动物 DNA 重组方面的一系列突破性发现而  相似文献   
69.
大学科研队伍应当成为中国冲击诺贝尔科学奖的先锋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在自然科学领域如数学、生命科学、化学、物理学等领域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科学研究中仍然存在一些诸如急于求成和担心失败、过分强调研究条件、缺少合作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科学家应当在正确研究方法指引下,通过不懈努力,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辉煌成就并获得诺贝尔科学奖。大学是优秀人才聚集的地方,为自然科学研究创造了一支活力较强、敢于创新的人才队伍,发挥着既是培养科学家的摇篮,又是科学研究主力军的作用。大学科学研究队伍应当成为中国冲击诺贝尔科学奖的先锋队。  相似文献   
70.
在过去的100年中,中国曾经有三项科学成果:赵忠尧的正负电子对湮灭实验;王淦昌发现“反西格马负超子”和中国科学家第一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都达到了诺贝尔科学奖的评选资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