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1篇
  免费   0篇
教育   613篇
科学研究   7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0篇
信息传播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有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大要素.阅读板块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重要阵地,写作板块是学生语言学习的重难点,阅读与写作是紧密相连、相互融合的整体.如何将核心素养具体落实在英语阅读和写作教学中,用"以读促写"的方式同时提升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是本文探讨的焦点.本文提出了"以读促写"教学设计的三个步骤,即:分析篇章信息、结构、语言和文章内涵,找出阅读中可以借鉴到写作中的点,在写作中迁移和运用.  相似文献   
32.
初中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读写分离、重模仿轻创造、重操练缺情境的问题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读写能力,本文以续论为指导,基于具体教学案例,提出三个初中读写教学策略:选择有趣且有意义的故事文本,为读后续写提供必要条件;深度理解故事情节、语言与情感特征,为读后续写协同发展做好铺垫;创设续写情境,提供续写支架与评价标准,保障读后续写质量。  相似文献   
33.
刘伟 《考试周刊》2013,(29):96-96
针对目前中学生英语阅读量明显的现象,作者借鉴多年的从教经验,指出阅读英语课外读物对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意义,并提出指导中学生阅读英语课外读物的方法。  相似文献   
34.
赵梅 《大观周刊》2013,(2):95-95
语文素质是指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素质.在蓬勃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促进学生语言表达及阅读能力的提高实在是刻不容缓的当务之急根据21世纪人才素质要求.语文素质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5.
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是外语学习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任何人学习一种语言,如果只有读写能力而听不懂,说不出,那么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无法达到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36.
现在,中学语法教学已淡化到近乎取消。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不少人认为:汉语语法不符合汉语特点;汉语语法形式由意义决定;汉语语法对培养读写能力作用不大:语教学低效的根源是强化了语法教学……这些观点,经常见诸各种语教学刊物。笔不揣浅陋,也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37.
语文教学中,针对如何教好状物类课文这一问题,教师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着眼于文本语言,培养学生欣赏感悟的能力;着眼于文本思想,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着眼于文本结构,提高学生谋篇布局的能力。  相似文献   
38.
听话,就是接受和理解口头语言信息。有关语言交际功能的资料表明:人们在日常的交际活动中,"听"占百分之四十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交际越来越频繁,对人们听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关于听话能力的培养,过去的语文教学大纲是这样阐述的:"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是把听、说、读、写并列提出的。  相似文献   
39.
“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它主要表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因此,综合性学习成为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0.
新课标强调: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是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而语文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的质量间接决定了学习效能的优劣。如果把语文作业和语文综合性学习有效结合起来,必能收到最佳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