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623篇
科学研究   108篇
各国文化   15篇
体育   66篇
综合类   76篇
文化理论   20篇
信息传播   6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83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153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66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网络发展的速度超越了任何人的想象,同样,网络又带给了人们足够大的想象空间,“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的口号终于可以通过网络实现了。从宏观的角度来看,网络已经成为了信息化必不可少的工具,网络的每一步发展都将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比如最近红得一塌糊涂的“人肉搜索”。  相似文献   
12.
“意象”与“意境”是中国画经常使用的两个概念。两者常常混用,也往往重叠,以至于被误解为同义词,误以为是一个概念的两种表示。之所以产生误解,缘于两者中都有一个“意”字,也缘于“象”与“境”在词义上有某种相通、相似之处。其实,“意象”与“意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正确解读“意象”与“意境”,对正确认识中国画的特征,对中国画的创作、欣赏及理论研究都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甲骨文以往被释作"阜"的字,主要有■等四种形体。关于"阜"字的解说,或以为象土山,如《说文解字·阜部》:"■,大陆,山无石者。象形。凡阜之属皆从阜。■,古文。"段注:"象形者,象土山高大而上平,可层絫而上,首象其高,下象其三成也。"现代学者或以为象阶级类建筑,如徐中舒(1989:1507-1508):"古代穴居,于竖穴侧壁挖有■形之脚窝以便出入登降。甲骨文自字作■等形,正象脚窝之形,作■者乃其省体。"此外李孝定(1965:4129):"■■象山之阪级峻峭崚嶒。"此显然糅合二者为说。结合字形与甲骨文用例,我们认为这两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但又都不全面。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画的空白处,往往由画家本人或他人题上一首诗。诗的内容或抒发作者感情,或谈论艺术见地,或咏叹画面意境。这种题在画上的诗就叫题画诗。诗歌借助书法,与绘画之美极为巧妙地结合起来,相映生辉,增强了作品的形式美,成为中国画的艺术特色。题画诗源于何时,历来说法不一。学术界持北宋者居多,也有学者认为北宋以前的许多赞美绘画或对绘画有感而发的诗歌,虽不题在画上,但从广义上讲,也算是题画诗。杜甫就曾有许多咏画诗,被后人认为是题  相似文献   
15.
李章星 《文化遗产》2016,(6):130-136
"罔两"最早的形象来源于先秦的某种兽类,后世对这一兽类的物种特性加工创造,使得"罔两"的形象逐渐丰富起来,发展成了囊括一切神魔鬼域的"魍魉"形象。根据历史文献的记载,并结合生物学、民俗学进行分析,"罔两"的最早形象来源于先秦时人们不常见到的地栖性哺乳动物鲮鲤,即穿山甲。  相似文献   
16.
初中地理教学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与深入,由原来的中考科目变成后来的会考科目,现在连会考也不用了,以致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态度与重视程度都发生很大变化。因此,每个地理教师只有向课堂要效率,向45分钟要成  相似文献   
17.
曾荣 《文教资料》2011,(1):41-43
本文认为手机休闲娱乐类短信的反复、押韵、排比等修辞手法是数量象似性原则的具体运用.试图从认知的角度来分析休闲娱乐短信的修辞特征.以从象似性研究短信创作和理解的理据。亦拓宽象似性研究的层面。  相似文献   
18.
19.
迄今为止,象的理论已较为完善,但前辈学者较少对象内部结构进行剖析,本文在“易象”说的基础上,提出象素论作为对象理论的一种补充完善。象素作为象的有机组成部分,既是象的实体构成,又是象的意义构成,是构成象的必不可少的因素。象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有层次地构成象。如果把象素论应用于诗歌分析中,可解剖诗中象结构,因象素的选择不同,排列配置不同,必将导致象结构不同,作者传达的意义迥异。  相似文献   
20.
我爱国学堂     
原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古语今言这句话出自《论语·为政》,意思是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不学习就会感到疑惑。助学台这句话是孔子提倡的学习方法。"学而不思"是指只读书或学习知识不懂自己去主动判断,就会陷入迷惑当中;"思而不学"是指自己独自闭门思考而不懂向外界学习知识,就会陷入盲人摸象的困惑中。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真知。盲人摸象:比喻对事物只凭片面了解或局部经验,就以偏代全,妄加揣测,是贬义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