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87篇
科学研究   40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23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6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 毫秒
101.
著作追续权是对艺术作品后续转让费的提成权,是为平衡作者和艺术商之间的利益冲突而创设的一项法律制度.它符合法的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以民法中的非常损失规则为理论依据,是对著作权中的权利穷竭原则适用的限制.我国立法中尚没有规定追续权制度,为适应我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需要,也为和国际接轨,我国著作权法中有必要增加追续权条款.  相似文献   
102.
2004年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为私人财产权的保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依据。鉴于这种保障的力度与现实的法权要求存在差距,以及现实中私人财产权受侵害事例的广泛存在,有必要在宪法中规定正当程序原则,明确规定征收征用公平补偿的唇齿条款,制定对弱势群体的财产权予以保障的相应条款,完善有关人权保障的各项制度。  相似文献   
103.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财产权在公民享有的所有权利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它是实现生命权、自由权等权利的物质基础。宪法应加强对公民私有财产权的保护。回顾我国的宪政历程,我国宪法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2004年宪法修正案尽管在这一问题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依然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仍有进一步完善的必要。  相似文献   
104.
作者或其他权利人(包括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死亡或终止之后,其所拥有的保护期尚未结束的著作权(或邻接权)中的财产权如果无人继承、遗赠或承受,属于本文所谓"无主著作财产权".  相似文献   
105.
李婧  王伟 《文教资料》2005,(30):177-179
个人所得税的修改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公民和国家对起征点的提高关注的角度有所不同。本文拟从宪政的角度论述所得税的修改应立足于保护公民财产权,体现法律的公平。  相似文献   
106.
著作权与档案管理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著作权越来越被作者重视,同时档案管理开发利用与著作权的冲突日益突现,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论述了著作权法与档案管理之间的关系,著作权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有效的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07.
当前体育院校科研成果处置的几种主要形式使科研成果的财产权无法得到有效的保护,成果无法通过物化进入市场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体育院校自身也不能从科研成果中获得经济效益,从分析体育院校科研成果的特点入手,阐述了体育院校科研成果合理处置方式。  相似文献   
108.
李洪武 《图书馆杂志》2005,24(8):7-9,71
本文指出信息网络传播权是一种私有财产权利,数字图书馆也有营利性与非营利性的区分,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数字图书馆如何受到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制约,数字图书馆如何采取具体的版权管理应对措施,以达到知识共享扩张与保护私有财产的双赢。  相似文献   
109.
权利质权标的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研究了权利质权标的三个问题:一、权利质权标的要件:财产性、可让与性以及适于设质;二、权利质权标的之种类:一般债权、证券债权、股权、知识产权;三、对期待权能否成为权利质权标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0.
目前,我国环境立法、司法以及环境保护的困境都要求环境权的法律确认,但是由于环境权的不确定性、多元属性和权利对抗性导致了其进入立法的瓶颈。借鉴财产权的"权利束"理论,模仿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创设环境区分所有权可能是解决以上问题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