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2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道德需要是推动个人生道德行为的原动力,道德需要与人们的利益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道德需要应该而且可以成为公民自觉自愿的追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道德需要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内在动力。“道德需要”理论强调在道德活动中主体的需要,能力,评价居核心地位,从而突出了人在道德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道德需要”理论同样强调道德建设中的实事求是原则,着眼于大多数群众的现实道德状况和道德需要,体现了道德建设向现实世界回归的趋势,“道德需要”理论着眼于人的自身发展和完善,着眼于人的自面而自由发展,体现了道德教育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2.
论当前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存在诸多问题:忽视学生的心理特点,把德育目标当作德育起点;忽视受教育者自身的实践活动;德育功能认识片面。本文认为,对确定性知识的执迷,对学生主体性的“藐视”,重道德认识,轻道德需要与道德实践是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文章就此提出了一些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3.
道德需要是道德学习、道德修养与道德行为的动机,是人的道德行为产生的原动力.激发道德需要既是德育凸现生命力的手段,又是德育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对大学生实施道德教育应适应其心理特点,以道德需要为起点,使其产生道德动机,强化其道德行为,从而达到德育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4.
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突出问题是德育实效性不高,忽视学生的道德需要是其主要原因。关注学生道德需要,要把构建学生道德需要情境作为道德教育的出发点,把提升道德需要层次作为教育的主线,学生道德需要的自觉外化作为道德教育的落脚点。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共生关系中,道德、公正是必不可少的约束条件。恰当处理道德需要和社会公正的关系,能够为道德需要和社会公正营造良好环境,更好地维护和发展道德需要和社会公正。实现道德需要和社会公正互利共生,要形成二者相互促进格局,优化社会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6.
伍艺凭 《教书育人》2009,(12):25-25
现实的学校道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学校德育工作者对学生人格和品德的改造过程.致使学生内在成长动力缺乏,德育工作者与学生出现了种种的不和谐甚至对立,德育的实效性不强。我认为要改变这种状况,德育工作者应转变观念,尊重和培养学生的道德需要,确立学生在教育过程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7.
道德需要是一种特殊的、高级的社会性需要,确证了道德主体的存在,具有明显的价值特性,是具有先天本源性基础的需要。建立在完全自律的基础上,通过"奉献"被满足,具有明显的倾向性和巨大的驱动性。大学生道德需要教育是价值引导下的自主建构过程,是大学生与道德文化的双向互化活动,是师生相互理解并通过交往而实现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学校的德育工作是众多学科的交叉结合体,它与德育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历史学、文学、法学等学科密切地联系在一起。而美育则是架设在德育工作与众多学科间的一道桥梁,在德育工作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高校的德育往往只注重采取单向的灌输和施教,较少考虑学生的现实道德需要以及德育内容本身的可接受性,这是造成高校德育工作虽然着力不少却收效甚微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如果一个国家实现了自由民主,那么,该国的政治就会清明,国民的德福就会一致,他们做一个有美德的好人的动力就会强大,他们做一个有美德的好人的道德愿望就会强大,他们善的动机就会强大以致能够克服恶的动机和实现善的动机的内外困难,他们的道德意志就会强大,最终势必引导国民品德的普遍提高:自由民主是形成国民做一个好人的道德愿望的目的和动力之方法,因而是培养国民品德道德感情因素的主要方法,是提高国民品德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0.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把人的主体性的发挥摆在了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学校道德教育要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就要以人为本,激发和引导学生内部道德需要,以实践活动作为调动学生主体性的有效途径,促进道德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