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0篇
教育   88篇
科学研究   3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女性写作成为当代文坛一股壮观的创作潮流.陈染、林白们藉着"以血代墨"的代价,在男权文化横行的困境中寻找着救赎之路,但突围的结局并未发现肉体与精神的救赎大道,却走进了守望与回归的漂泊之地."身体突围"最终却沦为一场"表演",并重新失陷于男权文化的陷阱.  相似文献   
22.
杨桂侠 《新闻爱好者》2011,(12):138-139
每每在阅读陈染、林白等人的作品时,笔者就会想起冰心老人的小诗,“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冰心《春水(三三)》)。这里,“赏”可视为一种自我价值的确认,但显然,“赏”应该有更广阔的内涵。  相似文献   
23.
带有陈染自传性质的小说《私人生活》主人公在缺失父爱的致命情感残缺之下长大。本文将从主人公倪拗拗与T先生的关系,与母亲之间相依为命的情感,与禾寡妇带有同性恋色彩的女性情感几方面,来分析倪拗拗在这种残缺情感模式下的情感填补。  相似文献   
24.
陈染作为20世纪中国当代女性写作的代表作家之一,凭借女性独立而丰富的个人资源进行了不懈的张扬女性主体意识的文学创作。如果将陈染小说创作作为一个连续的过程和整体加以考察,我们会从中发现其不断的更新与发展变化,也会找到其一以贯之的不断深化的不变的主题。那就是陈染在三个不同创作阶段所表现出的:女性意识由女性个体自我体验、自我探求、自我反思的低级层面逐渐发展和嬗变到自我确认、自我超越、自我实现的高级层面的呈变化状态的过程;以及缘于生命的需要与自我倾诉的写作,在不断体认与探求中,人物逐渐摆脱内心格斗、自我纠缠,而走向某种确定明晰的指向,再现和深化了女性主体意识不断增强的女性成长主题。  相似文献   
25.
大约三年前,一次很偶然的机会,我在浙江图书馆的书架上翻到了这本名为《阿尔小屋》的随笔集。作者在书中写了这样一段话:“宽展幽长的街道并没有把分散的人群拉开隔离,使之拥有相当的空间和心理距离,现代的交通工具把遥远的路途缩短得如电话线一样快:邮递员是绿色的风,所有亦真亦假的远方都吹到你的眼前,你成为别人的故事一如别人成为你的故事;各种各样的信息像原子弹一样不断爆炸,随时侵扰你关紧的房门——你的呼吸、你的默想、你的自语,都成为众人皆知的呼喊。”文字于我仿佛是一种被坚硬金属洞穿的感觉。  相似文献   
26.
贾平凹可以看作是男性写作的代表,而陈染则是20世纪90年代女性写作的一面旗帜。他们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具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出现,反映了男性本位主义立场与女性主义立场的矛盾。在通过对这两位作家部分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分析和比较,探讨这种矛盾出现的根源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7.
陈染的《饥饿的口袋》表达了敏感孤独的情感和对生命、世界的哲学思考。减缓的叙事节奏和错时叙事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当代知识女性的迷茫;空间的对立和并置深入表现了人物的孤独和不安全感。时空的艺术化运用使文本具有别具一格的艺术形式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8.
杨帆 《大学时代》2006,(11):56-57
作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女性文学的杰出代表,曾经在文学界引起广泛关注的陈染,她的作品也成为了评论家们感兴趣的解剖对象。她的作品也被评论家们贴上了“现代派”、“私人小说”、“女性小说”、“自传体”等诸多标签。如何定位陈染成为了一个有争议的难题。直到现在,对陈染作品尚无一致的定论,但是,陈染和她的那些文学作品已经成为了九十年代文学历程中间的某种特殊的“陈染现象”。  相似文献   
29.
现代性与自我认同是相互塑造的关系 ,现代性在塑造着自我认同新机制的出现 ,同时自我认同也塑造着现代性制度本身。在当代女作家陈染的私人化小说中 ,反映了2 0世纪现代性对人性的深度拓展  相似文献   
30.
陈染的小说是中国二十世纪末一种具有神奇意味与突破性的文化现象。陈染的小说,以体验、探索、表达生命为宗旨,对新兴的“生命学说”是一次重要的整理与拓展。陈染写生命,突破了西方的生命观,在陈染笔下,生命不再是与理性绝然对立的潜意识与非理性,也不止是人的本能中的“烦、畏、死”与“先天构造”。陈染笔下的生命,具有活鲜、整体、亮丽的色彩与“人学”意味。陈染使生命焕然出神奇的中国文化特色,陈染使生命显示出当代的人文精神与超向完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