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587篇
科学研究   149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34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84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153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991.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不愿示人的秘密,总有许多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这些“秘密”和“纯个人私事”在法律上被称为“隐私”。隐私作为人类心灵的“后花园”,任何人都无法回避,因为它是每一个人类生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总体上看,在过去半个多世纪里,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隐私受到越来越多中国人的注意,隐私范围不断扩大,有关保护个人隐私的法律法规也在不断增加。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的民事基本法对个人隐私和隐私权的法律保护范围并没有作出十分明确的规定。其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人们对隐私和隐私权产生了诸多认识误区。尽管存在着一些立法上的欠缺和空白,但在这里,  相似文献   
992.
隐私权是一项重要的人格权利。在互联网络快速发展的今天,"人肉搜索"作为新生产物对于网络环境下的隐私权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人肉搜索"隐私权保护中,公众人物的隐私权保护具有一定的克减性。我国现行法律无法适应新时代背景下的隐私权保护,应当完善立法,加快保护隐私权的法律步伐。  相似文献   
993.
《新闻界》2013,(24):71-75
随着网络广告的出现和发展,互联网行为定位广告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广告形式,以其公认的精准性和高效性赢得了众多网络运营商的青睐。但同时,也因有可能侵害网络用户的个人隐私权而引发了很多社会争议。近年来,关于行为定位广告与网络隐私权保护的问题也引起了我国学界和业界的关注。本文以美国对于网络隐私权的保护为例,通过对美国以行业自律为主,以法律规制为辅的保护模式进行分析,试图找到对于我国处理行为定位广告与网络隐私权之间存在矛盾的探讨方向。  相似文献   
994.
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日益健全和发展,新闻媒体行业的快速发展,由新闻侵权引发的民事诉讼呈现出日渐增多的趋势。新闻侵权案件的发生,对新闻媒体来说不仅"劳民伤财",而且有损自身的形象。因此,新闻媒体有必要认真探讨防止新闻侵权的问题。新闻侵权的几种情况在层出不穷的新闻侵权案件中,最容易发生侵权有以下几种情况:新闻报道中的内容失实,这是最主要的新闻侵权原因。新闻报道内容失实  相似文献   
995.
梁泽方 《新闻世界》2013,(11):194-195
面对隐性采访和隐私权的冲突,本文提出既要考虑国情因素,又需结合权利性质,改变新闻自由优先于隐私权的一贯思维,约束隐性采访造成的侵权行为,从而修正两种权利在实际状况中的不平等地位。当然,在法律上给予隐私权更多保护并不意味着对新闻自由的压制,在许多情况下,解决两者的矛盾,还需在个案中进行具体的利益权衡。  相似文献   
996.
档案信息资源共享过程中公民隐私权保护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加大了公民隐私权受侵害的风险。为此,应当增强档案管理单位隐私权保护意识,完善隐私权保护方面的相关立法;强化档案行业的自律管理。  相似文献   
997.
本文首先介绍了高校学生档案管理的内容,以及隐私权保护的现状,分析了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中隐私权保护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几点关于高校学生档案管理中隐私权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998.
韩笑  张秀兰 《情报探索》2013,(8):132-135
在对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1990-2011年图书馆读者隐私权保护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从问题提出、研究范围、隐私权保护对策、隐私保护技术手段等4个方面,对我国在图书馆读者隐私权保护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总结了我所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999.
对于投稿者抄袭、模仿他人作品等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或者稿件内容侵犯他人名誉权、隐私权、人格权的,由投稿者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本刊概不负责;禁止一稿多投;来稿一经录用,均视为作者已将该作品全文的数字化方式复制权、发行权、汇编权、翻译权以及信息网络传播权等授予本刊编辑部,任何人如需要转载、摘编本刊已发表的原创作品,均应同时获得本刊授权。  相似文献   
1000.
可穿戴设备随着便捷化、智能化程度的提升而日益普及,可穿戴设备时代俨然已经到来。这些可穿戴设备不仅可以让人的生理、心理等身体要素数据化,而且能让人与物的关联全面数据化。可穿戴设备给社会带来深刻变革的同时,也造成了人们时时刻刻行为数据的生成,一个透明的、无时无刻不被监控的时代似乎到来,我们的数据隐私和数据安全面临着威胁和挑战。因此,加强可穿戴设备的隐私保护是一个非常急迫而现实的时代课题,具体而言,可通过隐私保护法律制度、隐私技术解决策略、公民隐私教育来加强可穿戴设备的隐私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