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2篇
教育   172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俞栋 《生活教育》2012,(9):44-45
最近,我读了雨果的《悲惨世界》,颇有感受。 冉·阿让,因为一个小错,却成为了一个囚犯,也让他带上了一生的烙印。 一个主教用一套银餐具洗清了他的心,让他去学着做善良的人,他行动了,也成为了一个善良的人。可主教却洗不掉他的烙印。  相似文献   
202.
雨果 《高中生之友》2012,(24):17-18
1850年8月18日,我的夫人去看望巴尔扎克夫人,她回来后对我说,巴尔扎克先生快死了。我急忙赶去看他。巴尔扎克先生一年半以来一直患心脏肥大症。二月革命之后,他去了俄国,在那里结了婚。在他去俄国之前,我在大街上遇见他,他哼哼着,喘着粗气。1850年5月,他回到法国。结婚后他  相似文献   
203.
写好短稿     
笔者近读两则故事。一则是: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完成他的长篇小说《悲惨世界》后,随即寄出版社。过了一些日子,他给出版社寄了一封信,信的全文是:“?——雨果。”出版社的编辑马上给雨果回信,写的是:“!——编辑室。”不久,震动文坛的巨著《悲惨世界》问世了。一个问号,清楚明白地表达了雨果要说的全部话语。另一则是:有一位“博士”买了一头驴,要写张简单的契约。他写了好半天,一连写了三大张,还没有写到“驴”字,尽是些和买驴无关的废话。由此,隋朝人颜之推说:“‘博士’买驴,书卷三纸,未有驴字。”以上两个故事,一个是靠简单的问号…  相似文献   
204.
雨果与伯尔尼公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2年我国加入暂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以下简称伯尔尼公约)至今已有十几年了。多年来,因所学的专业和从事的业务,我曾多次赴法国巴黎考察版权工作。对于法国杰出的作家和诗人维克多·雨果为建立法国文学创作者自己的著作权保护机构——法国文学家协会所做的工作,特别是为促成制定一个保护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的国际公约——伯尔尼公约作出的贡献,我有了更深的了解。  相似文献   
205.
沈桂琴 《教书育人》2010,(4):105-106
一、对照原则的运用 雨果的每一部作品都努力忠实地实践他的对照原则,各种鲜明的对比经常出现在他的作品结构中。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是浪漫主义小说的代表作,也是雨果运用对照原则的典范作品。在这部作品中作者精心段置了一个完整而独特的人物形象对比体系——球形体系,把美丽圣洁的爱斯梅拉尔达置于球体的中心。  相似文献   
206.
人不能没有理想和目标,有了理想和目标必须要坚守,并且矢志不渝地去奋争,去拼搏,才能实现自己的宏大抱负。  相似文献   
207.
沈毅 《文教资料》2009,(10):24-26
仁爱与宽容是雨果在《悲惨世界》中表现出的重要人道主义思想。小说以主人公冉阿让的生活经历为主轴,展现了19世纪法国社会的全貌。本文通过对作品中人物与事件的分析,得出了教育应从人的心灵开始,而心灵则需以仁爱与宽容来感化。只有用心净化黑暗的社会,才能让受苦的人们看到光明的未来。  相似文献   
208.
在19世纪的西方文学中,人道主义是资产阶级主要的思想武器.而作为法国杰出的诗人、戏剧家和小说家的文学巨匠雨果,将人道主义这一思想贯穿于自己的整个创作中,并尤其体现在他的小说作品中.文章着重以他的两部著名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来谈谈他的人道主义思想是如何体现的.  相似文献   
209.
雨果在《巴黎圣母院》原序中提及,许多年前圣母院暗角墙壁上手刻着“命运”一词,这本书正是基于此创作的。“命运”,这是一个蕴含着宿命和悲惨的词,仅仅是几个希腊字母,就足以让人凛然心惊。雨果把这个词渗入他的作品,于是他笔下那个痛苦挣扎着的灵魂,在黑暗凌乱的圣母院密室的墙壁上刻下了这个词。  相似文献   
2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