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7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7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91.
统编教材小学阶段中革命文学故事的内容主要是描述革命事件,讲述英雄故事.革命文学故事往往产生于特殊的历史背景中,对学生而言有着一定的距离感和陌生感.革命文学故事的教学,要重视营造历史、生活与文化的三重语境,师生一起建构共鸣的情境场、情感场和生命场.  相似文献   
92.
张闻天早期的出版和宣传活动(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发表大量新学译和其他作,从事新化运动和革命宣传活动 张闻天早年不但热情地传播和捍卫马克思主义,而且积极投身于新化运动,参与编辑刊物,发表大量新学译。他以丰富的翻译、多彩的创作和深刻的评论跻身于当时的进步坛,成为我国现代学史上第一代革命学家。  相似文献   
93.
早期的革命文学呈现出激情泛滥的状态,经过延安文学特别是十七年文学的改造,通过用革命/集体话语取代爱情/个体话语,将施虐/受虐模式从性别引到阶级,以及圣洁与淫荡二元对立的角色类型,建构出了经典革命文学叙事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94.
以鲁迅《上海文艺之一瞥》文艺讲演为研究文本,分析了其对20世纪前30年上海文艺发展、演变历程的精辟概括,认为该文从“才子佳人”小说的兴衰,对创造社和“革命文学”运动的评议,“革命文学者”所应具备的条件和素质三方面。展示了鲁迅后期思想的深刻性。  相似文献   
95.
作为一部较早描写革命的作品,吴组缃小说《山洪》通过朴素的描写展现了农村的生活和农民的思想转变,体现了早期革命文学集体记忆建构的试验性特征。从《山洪》的创作出发,分析文本所建构的主要内容,可以管窥中国早期革命文学集体记忆建构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96.
《从牯岭到东京》与《读〈倪焕之〉》是茅盾在“革命文学”论争中的标志性文章,其中的申辩与诤言既表述了他的文学理念,也显示了他与革命文学阵营信念相同观点却不尽一致的基本立场。这种独立姿态使他陷入了不被阵营所认可的尴尬境地,他努力求取理解却换来了更加无情的推拒。茅盾的这种姿态与境遇堪可看作一代知识分子命运的缩影。  相似文献   
97.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叙述中,创造社由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的转向是非常简明、突兀的。实际上,创造社并非是高度统一的,在创造社内部始终存在着差异性,而正是这种差异性的存在,使得创造社成员的"转向"显得相当艰难。在革命文学的提倡过程中,创造社内部始终充满着对话。这些关于革命文学的对话,"转向"过程中的游移与艰难,在《创造周报》、《洪水》、《创造月刊》等创造社前期与中期刊物中有着鲜明的表现。正视创造社内部的这种差异性与"转向"过程的复杂性,我们才能了解革命文学提倡过程中的真实面貌。  相似文献   
98.
《快乐阅读》2012,(17):2
郭沫若,一八九二年生,四川乐山人。原名郭开贞,笔名郭鼎堂等。作家、诗人、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一九一四年初抵日本留学,原学医,后从事文艺运动。一九一八年开始新诗创作。一九二一年,与郁达夫、成仿吾、张资平等组织创造社,并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一九二四年后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始倡导革命文学。一九二八年起旅居日本,从事中国古代史和甲骨文、金文的研究,著《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兼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中日友好协会名誉会长等职。有《郭沫若全集》行世。一九七八年去世。  相似文献   
99.
皖西“未名四杰”指安徽霍邱籍的革命文学家韦素园、李霁野、韦丛芜和台静农4人。他们是五四时期新文学社团“未名社”的骨干力量。在鲁迅革命思想的指引下,“未名四杰”翻译出版了大量具有进步意义的苏俄及东欧文学作品,不仅为刚诞生不久的中国新文学提供了作品,而且为其提供了艺术技巧与范式。“未名四杰”的革命文学翻译继承了鲁迅的文学理念和文化品格,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鲁迅对“未名四杰”革命文学翻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鲜明的意识形态导向和坚定的政治方向;二是严肃认真、有错必纠的严谨文风;三是提携新人、泽被后学的文化传承精神。  相似文献   
100.
冯雪峰评《子夜》:《子夜》一方面是普罗革命文学里面的一部重要著作,另一方面就是“五四”后的先进的、社会的、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之产物与发展。瞿歉白评《子夜》:《子夜》是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应用真正的社会科学,在文艺上表现中国的社会关系和阶级关系,不能不说是具有很大成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