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0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正>亘古伊始,歌者亦为华藻美文之前驱。人之思想行入文情,势必先发于音声。《类经》云:"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音声。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人类大约在一万年前的洪荒初期,尚象制器时代,就会歌声了吧?朱自清散文:"江南好采莲,莲叶荷田  相似文献   
42.
有声化的文艺作品,是基于文学文本的“听觉想象”创作,音声化的特点使得作品的社会历史和场域运用更为关键,为此,应用“文学场”的概念辅助阐述。当代文学传播进程中,传受模式发生了由“写—读”模式到“讲—听”模式的扩展。本文通过实例从语言表达情绪、语气、心理等多维度,对比探究以“播讲+声音表演”为呈现形式的小说演播和主要以声音表演呈现的广播剧,浅析从视觉思维到听觉思维所展现的审美形态和受众感受的差异,从而更好服务播讲。  相似文献   
43.
刘进宝 《家教指南》2006,21(1):67-71
音声之名出现于唐代,它的来源是北魏时期的乐户.其政治地位低于良人,而经济地位可能与百姓略同.唐后期五代,音声的地位比以前有所提高.唐五代的藩镇设有乐营.沙州归义军政权的乐营由乐营使、乐营副使、都史组成,其演艺人员就是音声.音声是分番执役的,当上番执役时,由官府提供衣粮.但他们也占有部分土地,以供其下番时生活.  相似文献   
44.
在传统语音学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实验语音学方法分析临夏方言回腔的元音格局,以期精确揭示回腔语音特征。通过分析得到:1.临夏方言回腔一级元音与普通话相比,整体上具有趋央的趋势,而且,一级元音/ε/在/i/之前,/?/在/u/之后,元音/?,ε,?/的舌位都较高。2.二级元音中:/?/总体分布居中,呈前后离散分布;/ε,?/的声学位置接近于它们相应的单元音的位置。3.三级元音中:/?/分布较高,比相应的单元音读得还紧。4.四级元音受韵头韵尾双重影响,韵尾对主要元音前后位置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45.
仪式音声在民间信仰活态传承与变迁中存在较多可变因素。包括语言、音声行为以及传习中重要的师承关系等都不同程度的影响着仪式音声在不同区域内自身的形态和发展,这些因素在信仰仪式中呈现的动态对于仪式音声的构成以及变化都以显性存在的方式影响有时甚至操纵着民间信仰的传承与变迁。  相似文献   
46.
民族音乐学这一学科自传入中国以来,其研究方法不断受到国人的推崇与反思.正是出于将音乐放置在其文化环境中进行整体性观察的初衷,田野工作成为其研究中的重要方法.如何将这一方法有效地在高等教育、民族音乐学理论教学中得以传播与应用,需要在教学中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通过带领学生进行田野调查,切身观察本土音乐的形式、特点,以及在文化中意义,从而使学生将田野调查方法得以领会.通过对呼和浩特大召寺“查玛”仪式的田野调查,并将其放置在内蒙古呼和浩特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探寻其仪式音声的特点及其功能,并以此为例展现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47.
岭南诗论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它把自然视为诗歌本体,在注重诗歌自然天工的同时还强调诗人妙造自然的能动性,它视情道合一为诗的原质,既强调“率情”而作,又主张诗歌应具有强烈的理性精神;它具有乐歌为先的倾向,重视歌与诗的统一,并把粤歌看作创造新声的源泉.这三大特色的形成取决千岭南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其中,素朴淳厚的岭南文化之影响是尤为重要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48.
《大连大学学报》2021,(3):52-58
日语音声动词表达的基本语义属于听觉范畴,在实际语言运用过程中可以通过通感用法去表达其他感觉领域的语义。音声动词通感用法既符合通感现象的一般规律又具备其自身的特点,即感觉转移大都符合"近距离感觉→远距离感觉"、低级感觉修饰高级感觉的特点,同时反向转移的用法亦客观存在。从产生此类通感用法的认知原因来看,隐喻始终处在核心地位,除此以外转喻也参与其中,这是人类共同的认知机制在语言上的反映。  相似文献   
49.
《扛神》是流行于荆山一带的民间传统“巫教仪式”,它一直长期地支配着荆楚腹地的信仰活动与社会生活。无论是在仪式行为、艺术形态还是文化内涵等方面都有着浓厚的楚风巫师祭祀的民俗特色。通过对其仪式行为及音声环境的简要描述和分析,发现其隐含的荆楚社会、文化、历史、民俗、民间信仰等方面的文化意义广泛而深厚。特别是《扛神》仪式“音声环境”中所投射的“信仰”,其深层次文化内涵、象征符号及发展现状,应该引起学术界的深刻关注和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50.
播音主持作品音声层面和技巧层面的赏析属于作品外部语言形式的赏析,由主题、情感、基调、态度为主导因素而形成的和谐之美、含蓄之美、意境之美属于内容内涵层面的赏析。外部技巧的赏析包括停连、重音、语气、节奏,是有声语言表情达意的方法和手段。齐越的“抑扬之美”,夏青的“顿错之美”,体现了他们在外部技巧运用方面的独特之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