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10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7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罗佳 《煤炭高等教育》2007,25(1):119-119
一、减少认知过程的消极影响,化消极情感为积极情感1.调整纠错态度,走出自信危机。纠错可使学生凭借语法、语用规则完成表达,但过度自我监控会过度关注语言错误、形式和结果,失去信心。古兹琴斯基指出,如果保持高贵和自尊等到没有一点错误才开口讲话,是不可能学会讲话的。因此,  相似文献   
92.
对洛克和颜元的体育目的论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德智体三育并重和将体育作为培养学生精神品质重要手段,是二者的相同之处;但颜元较重视身心一元的目标,用以培养文武兼备与身心合一的健全国民,而洛克强调培养具有健壮体魄与良好教养的资产阶级实业家,为新兴资产阶级的社会精英服务。二者体育思想产生的文化背景的差异,决定了二者体育思想不同的历史命运及影响。  相似文献   
93.
颜元体育思想试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颜元体育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经典依据与教育实践基础,着重分析其兴起与衰亡的历史原因。研究认为,地域文化、学术共识、亲友启发与个人独特经历是颜元体育思想的成因;而其所处的文官官僚政治体制、其脱离教育考试制度的实践以及其理论和实践的固有问题则是其思想推行不广以致衰亡的原因。  相似文献   
94.
王凯 《快乐阅读》2012,(4):96-97
颜元是明末清初杰出的教育家,他深刻批判了程朱理学脱离实际的书本教育,竭力提倡并践行"实学"和"实用"的教育,对我国近代乃至于现代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拟就颜元教育思想中的片段加以述评,以此来与大家共同思考、探寻当前教育的症结和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95.
孔子、颜元与“六艺”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六艺’教育的来源,并从“六艺”教育角度出发,揭示了颜元的体育思想,以及他对“六艺”教育的贡献。  相似文献   
96.
颜元创新教育思想对现代图书馆创新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元是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一生大力提倡经世致用之学。他提出关注人的价值,破旧立新,培养人的灵活变通精神,实学、实习、实用,正确对待知识与创新的关系等富有创新的教育思想,对于现代图书馆创新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97.
唐鑫 《文教资料》2007,(11):99-101
格物致知是中国思想史上重要的哲学命题。朱熹在前人的基础上对其作出了全面、经典的解释,为中国思想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颜元是明清之际反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对格物致知进行新的解释。朱子和颜习斋两人思想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格物致知是两人思想差异的关键部分,也是两人思想差异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98.
清初颜元所办之习斋,是中国新教育之开端。习斋教育是全新的教育,它有系统的理论作指导,它是中国当时社会现实的产物。据此,中国教育史应当改写。  相似文献   
99.
颜元是我国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他的实学教育思想抨击了在当时社会虚浮功利的学习观念,开创了"经世致用"的新风,主张培养"实才实德之士",倡导"习动习行"的教学方法。他的实学教育思想蕴含着丰富的职业教育思想,对技术本科教育的启示是:技术本科应大胆走出"象牙塔",面向区域社会特色办学;既"通"又"专",优化人才智能结构;理论联系实践,改良教学方式方法;创新培养模式,产学研用一体发展。  相似文献   
100.
颜元执教47年,创办了习斋,主教过漳南书院,培养了大批学生,成就了历史上一个知名学派——颜李学派。他的教育活动,开中国新教育之先河,是中国教育由旧而新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