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09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5篇
教育   21571篇
科学研究   792篇
各国文化   35篇
体育   225篇
综合类   1347篇
文化理论   152篇
信息传播   1857篇
  2024年   132篇
  2023年   581篇
  2022年   610篇
  2021年   606篇
  2020年   457篇
  2019年   506篇
  2018年   308篇
  2017年   399篇
  2016年   472篇
  2015年   800篇
  2014年   1831篇
  2013年   1644篇
  2012年   2179篇
  2011年   2413篇
  2010年   1977篇
  2009年   1898篇
  2008年   1724篇
  2007年   1422篇
  2006年   963篇
  2005年   821篇
  2004年   831篇
  2003年   780篇
  2002年   792篇
  2001年   700篇
  2000年   423篇
  1999年   163篇
  1998年   126篇
  1997年   101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0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5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而今全球化时代的到来 ,国家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 ,高等教育要完成这个任务 ,就应在课程设置上具有整体的、长远的素质培养眼光。具体来说就是现在要补充一个不应有的缺憾 ,即高等教育各专业都应开设美学理论课。当然课程的开设应有针对性 ,也需系统的、良性的教育运转机制  相似文献   
72.
马克思主义是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的科学,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的集中体现和内在要求,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的源泉所在。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树立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必须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树立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  相似文献   
73.
“以人为本”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而以人为本则只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具体来讲,马克思主义是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内的一种思想体系.它是我国当今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而以人为本则是这一思想体系的一种理念、追求和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74.
本文用几个方面提出了列原著选读课教学的新尝试。  相似文献   
75.
关于体育院校学科课程教学实习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体育院校学生理论课教学能力,应用教学模式理论和微格教学的原理,建立了学科课程教学实习模式,并提出了课程教学实习模式的目的、范围、条件、程序和评价。通过实验证明,学科课程教学实习模式在培养学生理论课教学能力,备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布置作业的能力、教学评价能力上受到学生的好评,对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也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6.
77.
“理论变成物质力量”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问题出发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从此问题出发,结合他们的革命实践形成了宣传理论和党报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从此问题出发,进行了媒介学的理论创建,丰富了对这个问题的传播学路径的探讨。我国“现代传播体系与新型主流媒体”政策话语的提出则是新媒体语境下对“理论变成物质力量”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路径的最新回应。  相似文献   
78.
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中国共产党隆重庆祝百年华诞,党和人民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这一年,我们从容应对百年未有之变局和世纪疫情,奋力完成改革发展艰巨任务,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相似文献   
79.
80.
大思政工作格局下,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日常工作和党团学工作为代表的“思政课程”直接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政治任务;以其它学科中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代表的“课程思政”也同样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二者在协同育人上具有传递知识、树立道德、砥砺实践的相同逻辑起点。不过,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之间也存在着阻碍协同育人实际效果的差异因素,主要体现为知识教育方面的重合、道德教育方面的区别、实践教育教学方面的冲突。因此,需要在逻辑进路和实践指向上构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之间“求同存异”“平等交往”的合理沟通方式,通过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进行知识教育的分工、道德教育的联动、实践教育资源的协调,促进显性思政与隐形思政的结合,充分发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间的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