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1篇
科学研究   9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37篇
综合类   9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6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李统兴 《湖南教育》2011,(12):32-33
【熊伟红印象】好几年前,在我组织的校长论坛上,一位校长讲到他们的校园文化时,竟在台上唱起了京剧。她富有个性的发言给大伙留下了深刻印象。大约从那时起,我们都认识了她。  相似文献   
62.
四川永兴汉墓出土染色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四川绵阳市东郊永兴汉墓出土染色绢的现代检测分析,对其纤维属性、织物组织、染料品种进行了判定,指出其在研究四川蚕桑丝绸史及中国古代染色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3.
大约在战国时期,我国开始有了"帛书",逐渐发展形成了卷轴制度,一直延续至唐代,前后达一千年时间,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与简牍并行。卷轴所用的材料,最早是丝绸一类的物品,后期是纸。  相似文献   
64.
刘恪山 《辅导员》2011,(31):62-63
书籍是传播知识的工具。我国古代最早的书籍是简册与版牍和缣书、帛书。那时,简册是用细竹条或细木条编连在一起。一根竹木条又叫做竹简上面只写一行字,写一部书就要很多的竹简,再将那  相似文献   
65.
文章首先简单地介绍了贵州汉墓的分布情况及其特点,接着分析了贵州汉墓出土文物的种类、数量等次和各主要汉墓群出土文物的特点,最后着重论述了出土文物在历史研究、考古研究以及文化研究等方面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6.
祝雷 《物理教师》2005,26(6):51-53
1引言早在公元前177年左右成书的马王堆帛书中,人们就已经利用了速度乘以时间等于距离这个公式[1],到了西汉后期,又有了定量计算这三个基本运动量的算题[2],并发展到了对变速问题的研究.路程、速度、时间这三个基本物理量,在古代算题中得到充分反映并把它们联系在一起了.这种联  相似文献   
67.
《吴孙子》历来注家蜂起,如著名的《十家注》。当代的郭化若将军和吴九龙先生的注本也很有影响,但智者之疏在所难免,再加上传世古籍共有的流传中的讹误,故疏漏之处并非绝无仅有。笔者利用《银雀山汉墓竹简》进行校读,从文字和义理两涂对一些零句作了新诂。由于笔者学识促狭,也许想象多于实证,此正古文献之大忌,姑名之为“心解”,亦卸责意也。  相似文献   
68.
前不久,在离学校一公里的洛庄附近,发现了一座规模宏大的汉墓,被称为“洛庄汉墓”。由于新闻媒体的宣传,一时成了我镇家喻户晓的新闻,同时也成了历史课上的热门话题。遵照“学习历史课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学生知道具体的历史现象,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尝试探求现象背后的规律”。我以该墓为对象,在历史课上进行了一次研究性学习的尝试,使全体同学获得了一次亲自参与研究讨论的机会,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也随之高涨。  相似文献   
69.
北京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现正推出“历史模拟教育实验”活动,这是该馆在博物馆教育方面的努力探索。博物馆历史模拟教育实验与中学历史实践课,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一种互动关系。博物馆历史模拟教育实验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模拟情景为基点,以体验历史为核心,以互动服务为基础,以整合资源为优势。  相似文献   
70.
雷云贵 《收藏》2007,(6):136-136
在山西朔州市区发掘的战国及秦、汉墓中,共出土铜印130多方。这些古印以其用途可分为官印、私印、成语印、肖形印等;其钮有鼻钮、瓦钮、桥钮、坛钮、龟钮、蛇钮、辟邪钮等;书体有战国古文、秦篆、汉篆、汉缪篆、汉鸟虫篆等。下面选介10方有代表性的印,以与大家共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