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7篇
教育   1499篇
科学研究   140篇
各国文化   25篇
体育   129篇
综合类   87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15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177篇
  2012年   179篇
  2011年   211篇
  2010年   157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128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半个多世纪以来,台湾经济蓬勃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力规划与高等技职教育紧密地配合,提升产业经济与社会竞争力成为了高等技职教育的主要任务。通过对台湾高等技职教育系科设置与劳动力市场相互关系的梳理,发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台湾高等技职教育的招生、就业、系科的设置与劳动力市场都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2.
20世纪50年代初,大陆和台湾地区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都进行了土地改革,.大陆和台湾地区的士地改革虽然是在不同的理论思想指导下进行的,所采用的方式和手段也各不相同,但二者在实施的过程中有诸多的相同点.如两地区的土地改革都经过充分的准备,都是分期、分阶段进行的;都有健全的领导机构来保证土改的顺利进行;都是由政府居间办理.完成土地所有权转移的;在土改的过程中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地主的破坏和阻挠等。  相似文献   
43.
试论“现代文化”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现代文化是指人们适应现代化本质要求的文化,就是实现文化的现代转型并建设现代价值、形成现代认同、张扬现代精神并进而建设共同信仰的文化。现代文化的主要内核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存在着一致性和耦合性。现代社会的现代价值、现代认同、现代精神和文化的现代转型是现代文化及其建设的核心内容和主要任务。现代价值是现代文化的基础,现代认同是现代文化的支撑,现代精神是现代文化的动力,文化现代转型是现代文化建设的途径,建设现代文化的目标就是建设信仰共同体。现代文化的这四个要素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作用,紧密联系,现代文化是先进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文章还提出了新疆"疆魂"的概念以及实现文化现代转型的途径。  相似文献   
44.
明清之际,闽粤人大量移入台湾。与此同时,他们将闽粤文化、信仰植入台湾并使之传播。"三山国王"就是随着移民迁台而被带入台湾的众多乡梓神明之一。这一神明在台的兴盛与台湾移垦之初的社会环境及自然环境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45.
王琦  刘莲  郭明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5):69-70,82
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一部分的台湾,历史上多灾多难:四百余年间与祖国大陆经历了数次性质不同的"分"与"合",综合来看,大致分为两个过程。纵观台海四百余年的分合史,探究台海分合规律,能让我们更清楚的了解台海渊源,以及台海群众曾经对于统一的努力付出。对于当前更好地审视、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具有巨大的帮助,同时对于如何避免这种分裂的再次出现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6.
BackgroundCorporal punishment is a commonly used form of disciplinary technique. Sanctified parental attitudes of corporal punishment have been found to be a significant predictor of parental use of corporal punishment in previous research, while little is currently known about the reciprocal relations between parental use and their attitudes of corporal punishment.ObjectiveThis research aimed to examine the reciprocal relations between mothers’ and fathers’ use and attitudes of corporal punishment in China.MethodsData were collected on a total of 320 Chinese father-mother dyads with their children (10–11 years of age at baseline) through convenience sampling techniques at two time points, one year apart. Parents completed self-report measures of mothers' and fathers' use and attitudes of corporal punishment. Children completed self-report measures of parental corporal punishment.ResultsThe cross-lagged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parental attitudes of corporal punishment in a given year predicted their use of corporal punishment in the subsequent year both for mothers (β = 0.15, p < .01) and fathers (β = 0.10, p < .05), while their corporal punishment in a given year did not predict their attitudes of it in the subsequent year (βs < 0.11, ps > .05).Conclusions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reciprocal relations do not emerge, with only attitude-behavior effects being evident for both mothers and fathers, while behavior-attitude effects were not present. Findings in the present study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changing both mothers’ and fathers’ favorable attitudes toward corporal punishment when conducting appropriate prevention intervention to decrease its use.  相似文献   
47.
本文从闽台高校就业工作中的政策支持、机构设置、就业指导内容、人员构成以及就业率统计五个方面进行了比较。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闽台两地高校的就业工作有许多方面可以进行优势互补,并从中得到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8.
随着对台文化教育的交流日益频繁,人们对台湾地区的职业教育有了更多的了解,台湾地区职业教育体系、工学结合运行方式及师资素质要求等方面与大陆有不少差异,差异给了人们些启示,为两岸在职业教育领域进一步合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9.
论述了我国台湾地区大学评鉴的发展概况,分析了其评估主体中介化、评估方式灵活多样、评鉴结果采用合格认可制、评鉴行为的国际化、重视评鉴结果的应用五个特点。在此基础上对照了我国大陆本科教学评估的不足,认为大学评估是保障大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我国大陆要建立完善的本科教学评估体系,可学习台湾大学评鉴的评估主体中介化、分类分层次评估、评估与国际接轨、评估结果采用合格认可制等模式。  相似文献   
50.
抗战胜利后,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陪都各界功不可没。主要表现为国民政府适时地把收复台湾确定为重要国策,中共中央南方局热情帮助台湾同胞建立武装和统一组织,陪都台湾同胞踊跃参与国民政府接收台湾的各项具体准备事宜。除此之外,一些国际文化团体也竭尽所能让更多人知道中国政府和人民一定要收复台湾的意愿,一些重要媒体及时传出中国政府和人民决心收复台湾的强大声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