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76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在《欲望号街车》中暗藏有未出场的“父亲”形象。女主人公白兰琪与她一生中经历的四个男人——“父亲”贝尔里夫、丈夫艾伦、妹夫斯坦利和男友米奇之间是一种性别统治的关系。白兰琪的毁灭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中男女两性间的隔阂与悲剧性的矛盾冲突。作家呼唤入与入的和解与宽容。剧作主题与作家同性恋者身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2.
古板的政治课要“活”“动”起来,关键在教师。  相似文献   
33.
"问题教学法"在数据结构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先介绍了问题教学法的一般原理及在教学中的作用,然后例举了在数据结构课程教学中的若干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34.
亓丽 《宜春学院学报》2012,34(3):98-101
随着影视剧的改编和热播,网络言情小说已经成为大众文化消费的主要热点,本文试图从欲望叙事的角度入手,从权利、金钱、性等方面解读当下网络言情小说的欲望化叙事模式。  相似文献   
35.
发表于1943年的《沉香屑———第一炉香》作为张爱玲跻身文坛的作品,已经初步显示出了张爱玲小说的独特性。作品在中国言情通俗小说的外衣之外,通过对作品主人公葛薇龙势在必然的毁灭过程的真实而又细致地描写,包藏着作者对现代人生的悲剧性理解。这里,同样也流露出一种张爱玲式的苍凉、荒凉意味。  相似文献   
36.
王小波以被书写的欲望在主体建构和自我实现中的作用作为评判欲望叙事的标准,他反对以欲望为中心的叙事目的,始终以欲望中的主体作为观照对象和表现焦点,从匮乏和泛滥的欲望以及欲望流转的交易渠道中实施主体救赎。他批判了三种基本人欲之"绝对需求"匮乏造成的欲望受阻及其带来的主体受限和受控的消极后果,也对欲望叙事中的道德"自激"加以嘲讽。他否定了欲望流转和交换的种种渠道,对于主体陷溺于欲望排序中的统辖关系困境倾向于一种寓于消极形式之中的积极抗争,这表现为对"性欲"之表达功能的开掘。  相似文献   
37.
美国自然主义作家德莱塞的小说以欲望为主题,充分表现了欲望的巨大力量和人在面对欲望时的脆弱。欲望作为人的一个异化现象成为了人最大的异己力量,使人成为非人。德莱塞的很多小说都显示了他对欲望这种巨大异化力量的深刻见解和深入挖掘,从而从哲学高度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弱点。  相似文献   
38.
文章以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Knowing Yourself"中的运用为例,通过对问题的提出,进而对整个探究式教学实践过程进行阐述,包括如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设计有探究空间的问题、教师如何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课件等等,最后并就这次探究式学习的评价方式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39.
弗洛伊德人格理论是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本文试从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角度对田纳西.威廉斯的著名剧作《欲望号街车》中的三个主要人物布兰奇和其妹妹斯黛拉以及妹夫斯坦利的人格结构进行分析,揭示出他们的人格与其行为的密切关系;同时指出这种批评方法对于解读这部作品不失为一个全新的角度。  相似文献   
40.
作为中美戏剧史上的代表作家,奥尼尔与曹禺在其戏剧创作中都体现了女性悲剧意识。以两位剧作家的代表作《榆树下的欲望》和《雷雨》为切入点,采用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分别从孕育女性悲剧意识的土壤,对古希腊悲剧精神的继承与发展,女性悲剧意识在两位剧作家创作中的不同诠释等几方面对两部作品中的女性悲剧意识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探讨他们在创作中所体现的"女性悲剧意识",从而拓宽奥尼尔与曹禺作品研究的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