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0篇
教育   552篇
科学研究   30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2篇
综合类   35篇
信息传播   2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明清徽商充分利用宗族群体资源、文化教育资源、朋友人脉资源、传统通讯手段以及经营特色等构建了商业信息渠道网络。这些商业信息渠道使徽商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  相似文献   
12.
钱钟书先生于《谈艺录》一书中提出了"虚谷欲融合两派,统定一尊"的观点,此观点主要基于方回《瀛奎律髓》中"学老杜自贾岛入"一说。文章认为,方回对四灵诗派奉为"二灵"的姚合、贾岛评价有异,贾岛在方回的诗学理论体系当中有着特殊的位置。据"学老杜自贾岛入"推断方回欲融合江西诗派与晚唐体诗派,此论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13.
"诗哲"方东美极为重视道家的艺术精神。他以形象的比喻"太空"来描述道家妙不可言的胜境,此真理、真实之"太空"胜境,为道家艺术精神的指向。超越、解放与"坐飞机"升迁等,为道家艺术精神获取的途径。道家艺术精神运转无穷,像"同心圆"扩散一样,产生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六祖慧能是禅宗创立的高僧,他主张即心即佛、自性自度等。其说法从内心说起,从来不受任何约束。四弘誓愿是佛教的根本法门,他对此法门有特殊的理解,并有独特的阐释。  相似文献   
15.
徽商为生存和发展而建立起来的"士商平等"经济伦理,其实质是"士商异术而同道",徽商在商业实践中以义为利,奉献社会,实现"士"的情怀,从而赢得300年的商业辉煌.在徽商的经济伦理视野下,现代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吸收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的合理成分,树立现代社会意识,履行社会责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清末同治年间爆发的甘肃回民起义延续十几年,甚至光绪年间还余波不断。起义不但给回汉人民带来了生命和财产方面的巨大损失,而且对整个甘肃社会的经济发展、民族团结、文化发展,乃至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稳定与发展都产生了不利影响。历史经验证明,只有维护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才能促进像甘肃这样多民族聚居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给人民营造出安康幸福的生活。  相似文献   
17.
刘峻《广绝交论》明指到洽兄弟,实指梁武帝萧衍。萧衍齐末在雍州起兵,与荆州萧颖胄集团结成联盟,取得灭齐之战的胜利。然而荆雍两大集团间始终存在矛盾。天监三年,曹景宗等坐视原属荆州集团的司州刺史蔡道恭被围而不救,致使蔡于城中病死、司州陷落,便是这一矛盾的表现。刘峻因为得罪萧衍而仕途受阻,对萧衍衔怨很深,于是作此文暗讽。  相似文献   
18.
徽商江春、江昉兄弟扶助下的康山草堂词人,基本上继承了厉鹗"清幽冷寂"的艺术风格。在乾隆中叶的文坛上,将"浙派"之词发扬光大,是"浙西词派"发展历史上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9.
回族经堂语中存在一些词语,这些词语与共同语词形相同而意义有别,将这部分词语的词义阐发出来,有利于词典的编纂与回族经堂语典籍的研读。  相似文献   
20.
况周颐的生卒年,通行的说法是生于清咸丰九年(1859),卒于民国十五年(1926),享年六十八。本文认为应是生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卒于民国十五年,实足年龄应是六十六。“享年六十八”的说法是据上海虚两岁的计算法。况周颐的一生可分为三个时期:由四川入京前为第一时期,这个时期他是目空一切的。入京以后到辛亥革命为第二时期,这个时期是他做官、任教时期。辛亥革命后在上海的遗老生活时期是第三时期。况周颐是尊崇词体的,他论词的审美原则是:(一)襟抱;(二)重、拙、大——“重”和“大”之间有区别,但基本内涵都是一个“真”字,因此,王鹏运、况周颐都常把“重”、“大”联用。“拙”是指创作方法;(三)守律。况周颐词作途程极长,所以不完全符合他逐步形成的论词主张,但和他的生活途程却是紧密相连的。据其《餐樱词自序》所云,可分为三个时期:同治十一年(1872)至光绪十三年(1887)为第一期。这时期的词作多为“少年兴会”或“为赋新词强说愁”之类。光绪十四年(1888)二月入都至辛亥革命后到上海之前为第二期。这时期的词主要是从不同角度表达其爱国之情。况氏说他这时期的词“笔力千钧,百炼钢化为绕指柔,极词家明转之说。与早岁所作又不相侔矣。”宣统三年至上海到民国十五年逝世为第三期。这时期词主要是写沦落之感、沧桑之悲、故国之思。充分表现了晚清遗老的思想感情。词风委婉缠绵。况周颐词小令近淮海、小山,长调类清真、梅溪。有着深深的个人和时代的印记,和清代其他许多词人不一样, 在清代词史上有着不同一般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