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383篇
科学研究   20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11篇
综合类   9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91.
从语用等效翻译的实质入手,分析翻译过程中语用等效与文化信息传递之间存在的矛盾,而译者的翻译目的和态度直接影响了译者对这对矛盾的处理和翻译策略的选择。基于以上分析,对赛珍珠翻译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的目的进行了探讨,指出赛珍珠的翻译目的与其翻译策略的对应关系,从而说明历年来国内学界对赛珍珠译本批评的欠妥之处。  相似文献   
192.
司徒雷登是中美教育关系史上的重要角色。具有复杂文化背景的司徒雷登认同中国文化,把宗教观融入中国教育。在司徒雷登办学理念的指导下,燕京大学作为传播中西文化和教育的载体,实现了向中国化和世俗化的转换,成为中美教育关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93.
试论杜威以“过程”为核心的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试图以“过程”概念为切入点,从思维和经验的侧面来阐述杜威的教育思想。作者认为在过程与结果的较量中,杜威站在前者的立场上、从而使其教育思想具有浓厚的“过程”哲学的意蕴。同时,这一倾向也具有其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尤其对中国当代的教育改革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4.
通过文献资料等方法,在马约翰于1946年9月10日发表于《正义报》上的回忆性文章《在昆工作八年之回顾》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整理他在昆的体育实践,从史料中反映出抗战时期马先生通过运动竞赛的方法隶推动昆明大众体育的普及,在普及过程中注重培养运动员的sportsmanship(体育道德)和提高体育教员的专业科学知识,体现出他fight to the finish and never give in(干到底绝不松劲)的体育精神。  相似文献   
195.
马克思主义农业经济学是民国时期中国农业经济学发展的重要一支,它的建立为近代不断破败的农村经济找到了正确的出路,并成为中国共产党社会革命的理论基石。陈翰笙作为马克思主义农业经济学的先驱,他在民国时期进行了大量农村调查与研究,为此学科培养了一批人才,创建了正确的科学方法论与理论核心。  相似文献   
196.
美国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赛珍珠的作品非常客观地表现出了中国近现代的民俗生活和民俗文化。她花大力气、用大篇幅来描述中国民俗,是试图通过民俗这一最能体现民众真实生存方式和文化基础的文化形态,表现“艺术的真实”和“见出主体的灵魂”——民族的精神与灵魂。  相似文献   
197.
This article frames the issues that the writers of the U.S. Constitution left as one of their writing legacies. The writers settled on the idea of founding a republic rather than a monarchy or democracy because they believed it the most stable form of government available to them. Their debate over “republic or democracy” found its way quickly into political discourse, with theoreticians like Will Butts and Eugene Volokh offering different views about which terms worked best to describe some of the political disagreements of modern times. This essay is best read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short article on civic education by Reneé Critcher Lyons, which follows this article.  相似文献   
198.
Epistemology, Science, and Moral Practic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wo features of discussions on epistemology in the social sciences and education are examined. One is the depiction of science by its critics, the other is the separation of scientific inquiry and ethics. I describe science as very human and very fallible, but also very successful. Contrary to critics, science is not a search for eternal truth or an ultimate reality, rather it is tentative, self-corrective, and growing. Other anti-science arguments are also explored.The separation of ethics from the methods and subject matter of science by critics is seem as a fatal flaw. Ethical problems arise in concrete situations so that moral choices are contextual, requiring inquiry and reflection about options and their potential consequences. Here inquiry is directed toward the most desirable outcomes available.  相似文献   
199.
论加尔文反抗世俗政权的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教徒因为信仰而遭受世俗政权镇压时 ,是否可以反抗 ?加尔文的态度是矛盾的。在理论上 ,他一方面主张臣民要无条件地服从世俗政权 ,另一方面又的确提出可以反抗违背上帝意志的邪恶统治者 ,这两种主张在自然法的神权政治论上有着共同的逻辑前提。在实践上 ,他则坚决反对任何反抗的行动 ,这是中世纪教会传统和新教神学思想共同作用下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200.
肇端于思想教育界与发轫于科技实业界的创造教育,在教育目的及其实现途径上差异显然。错解与误读创造教育滥觞史的根本因由就在于只对创造教育史料作时序上的解读,而没有对内涵不同的创造教育作应有的区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