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85篇
教育   261篇
科学研究   439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17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一个多目标、多准则问题,应用一种模型或方法难以在多规则约束条件下得到较优的布局方案.在福建省漳州市南部常山华侨经济开发区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本文借鉴专家解决规划问题的思维方式,将案例推理引入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以本体作为案例表示方式,结合规则推理实现案例修正,完成土地利用空间布局过程.结果表明:基于本体案例推理与规则推理的土地利用空间布局方法能很好地利用专家的经验知识,在多种规则的约束条件下能得到兼顾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较优土地利用空间布局方案.其中,案例修正过程使系统具有自适应、自学习机制,随着系统的应用运行会不断增加新的案例和规则.丰富的案例库和规则库,能更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效率、科学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2.
中国区域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的碳排放强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由于土地利用变化对碳排放有着重大影响,近年来,关于土地利用的碳排放研究已逐渐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但目前尚没有关于全国各区域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碳排放强度的详细研究.本文利用全国的植被类型图、土壤类型图以及土地利用遥感影像,借助ArcGIS 9.3的空间分析功能,对中国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华东地区、中南地区、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等六大区域的各种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的碳排放强度进行了研究,并以安徽省为例,介绍了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碳排放强度的应用.结果表明:①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的碳排放强度在各区域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某些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甚至在一些区域表现为碳排放,而在另一些区域则表现为碳汇;②林地向其它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表现出强烈的碳排放作用,而其它土地利用类型向林地的转变一般表现出最高的碳汇;③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向其它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基本表现为碳汇,而其它土地利用类型向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的转变则表现出明显的碳排放作用;④可考虑采用限制林地转出、提倡植树造林、提高建设用地节约利用、加强对未利用地的改造和防止水土流失等措施来控制土地利用碳排放.  相似文献   
103.
朱凤凯  张凤荣  朱泰峰  李灿  高阳 《资源科学》2013,35(7):1398-1406
作为现阶段农村建设用地整治的重要手段,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简称“挂钩”)在各地实践中取得了不少经验,尤其在用地指标短缺、村庄空心化严重的平原区效果显著,而在都市山区特殊的资源条件和土地覆被、利用形态下能否适用,还有待进一步探讨.本文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为例,结合遥感影像、GIS分析和实地调研,从土地覆被和耕地利用的角度,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显示:①由于地类调绘的影响,山区农村居民点和采矿用地地类统计面积和地表覆被面积的不一致,造成增减挂钩实施过程中建设用地的“拆小建大”和生态用地的面积损失;②山区耕地后备资源少,且坡度大质量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施会加剧耕地占补质量的差距,同时,种植业比较效益的低下和耕作半径的扩大也会影响农户土地利用决策,造成耕地撂荒,致使增减挂钩的社会效益也难以保障.最后,提出山区农村建设用地整治的关键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结合资源优势、村庄产业类型和发展趋势,优化建设用地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相似文献   
104.
中国土地用途管制绩效的时空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瑞芬  蔡银莺  张安录  张雄 《资源科学》2013,35(6):1125-1133
基于因子分析法,协调度模型法和比较分析法,定量分析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1996年-2010年间土地用途管制绩效的时空差异,探讨社会经济与政策制度的协调性,以期为我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完善提供参考意见.研究结果表明:从时间维度看,我国土地用途管制绩效在短期内效果显著,长期内效果逐渐减弱;结合我国粮食分区状况,从空间维度看,管制制度绩效评价好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大部分属于粮食主产区,而执行效果相对较差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基本上都是粮食主销区;从协调度角度看,在管制制度实施的情况下,大量经济滞后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策执行过度,社会经济发展明显滞后于政策制度,协调度指数大幅下降,而经济高度发达地区则大部分达到了高度协调水平.得出研究结论,根据土地用途管制绩效的时空差异和协调性分析,针对不同时段不同分区采取差异化管制政策及措施,提高管制绩效水平,完善我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相似文献   
105.
农地整治项目农户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严立冬  麦瑜翔  潘志翔  李立 《资源科学》2013,35(6):1143-1151
本文以广东省惠州市县城300个农户的调查数据为依据,调查农户对农地整治项目的满意度状况,并通过计量模型对影响农户满意度的因素进行探讨.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计量经济模型法.研究结果:农户对项目的总体满意度为57.87.其中被调查者中24.4%的农户对实施项目比较满意.而影响农户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包括农户收入结构、耕地资源禀赋、项目推广及农户决策参与度等.研究结论:要提高农户对农地整治项目的整体满意度,必须要通过项目实施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改善农户收入结构水平,转移非农劳动力,积极建立完善的农户参与决策体系等.  相似文献   
106.
建设低碳社会是人类通往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而低碳城市是低碳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土地利用与交通规划视角,以东北中心城市沈阳为例,指出沈阳市目前低碳城市建设存在城市用地结构与城市交通不协调、交通系统结构不完善,以及缺乏低碳交通的社会意识等三大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优化交通与土地利用之间关系是基础、交通系统整合规划是关键和确立低碳交通的社会意识是根本等解决思路,并分别给出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7.
刘鑫 《科技广场》2013,(6):123-126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耕地资源数量减少,非农业用地大量增加,及时、精确掌握土地资源数量、分布及其变化趋势,关系着土地资源的持续发展与规划。  相似文献   
108.
关中地区农业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探究陕西关中地区农业土地资源的现状特征、存在问题基础上,分析其可持续利用的可行性和潜力,提出了适合本区的农业土地资源永续利用的途径和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9.
1949年以后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变动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媛媛 《天中学刊》2004,19(6):44-47
农村产权包括土地产权和除土地之外的其他财产权,其中最重要的是土地产权。1949年以后中国农村产权经历了农民的个体所有、集体所有以及集体所有和个体所有并存等几个阶段的发展变迁。这种变化表明,土地产权问题解决得好,农村经济就能持续快速发展,否则,农村经济的发展就会受到严重阻碍。当前解决农村经济的发展问题,应从完善土地产权制度入手,并建立健全各种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10.
INTRODUCTION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 (LUCC) has become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aspect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is a multi-disciplinary subject where geophysicist, bio-physicists and socio-economists meet one another. Land cover is an expression of human activities and, as such, changes with changes in land use and management (Louisa and Antonio, 2001), and land cover change could be regarded as change in biotic diversity, actual and potential productivity, soil qua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