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13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1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本文论述了“左”的错误产生的思想认识根源。文章认为,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曾多次出现过“左”的错误。这种“左”的错误曾严重地危害革命事业,如不及时防止,它会葬送社会主义事业。“左”的错误思想根源是不能正确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左”的根源在于不能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时期的主要矛盾。  相似文献   
22.
在我党历史上,毛泽东作为党内正确路线的代表,曾与历次“左”倾路线做斗争并受到“左”倾路线的排挤和打击。在他掌控了党的领导权后,坚持了有“左”必纠的方针。但晚年却也犯了严重的“左”的错误。全面地、实事求是地分析造成这一历史悲剧的成因,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23.
从许承尧收集的近现代名人书札集册中检出罗长铭致许承尧信札17封,诗13首,词22阕。主要有20世纪20年代末至40年代初罗长铭与友人的一些投赠酬答之作和信函,涉及编辑《艺观》《歙县志》《安徽通志》,对《尔雅正义》等古籍的校注及历史人物渐江、沈天士等活动的考证,书画文物的鉴赏,以及与黄宾虹、汪鞠友、张善子、张大千、汪采白、程霖生、江彤侯、李拔可、汪孟邹、过旭初、许玉田、吴绮川等人的交谊。现将其整理加注发表,以期为研究徽学提供一些史料。  相似文献   
24.
邓小平反"左"理论具有四个方面的理论特质,即辩证性特质,历史性特质,现实性特质和超越性特质;邓小平反"左"理论的正确指导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巨大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普罗帕酮对左心室流出道自律细胞的电生理效应.方法:应用常规的玻璃微电极细胞内记录技术,观察普罗帕酮对豚鼠左心室流出道(主动脉前庭)动作电位0相幅值(APA),最大除极速率(Vmax),动作电位时程(APD),50%复极化时间(APD50),90%复极化时间(APD90),自发电活动频率(HR)的影响.结果:1.用0.5μmol/L的普罗帕酮灌流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自发电活动频率(HR)显著下降(P<0.01);2.用1μmol/L的普罗帕酮灌流后与对正常照组相比动作电位0幅值(APA)下降(P<0.05),动作电位时程(APD)延长(P<0.05).结论:普罗帕酮能抑制左心室流出道(主动脉前庭)的动作电位0幅值,延长动作电位时程,使自发电活动频率下降.  相似文献   
26.
巴林左旗盖家店出土辽代青铜佛板,为便携式类佛龛造像。佛板内容关联北朝以来数百年造像史,还多有牵涉印度造像艺术,反映了基层民众的西方净土信仰情况,不同于寻常所见具有官方性质的辽代佛教造像,有助于深化认识辽代佛教物质文化和社会。  相似文献   
27.
周而复于1933年考取光华大学后不久即参加“左联”,并于其时进入文学门径,除了本人创作,周而复还参与编辑出版《文学丛报》和《小说家》。1938年在光华大学毕业后告别上海,奔向延安。  相似文献   
28.
本文给出了广义导算子左、右本性可逆的一系列等价条件,其主要结果是定理4和5。  相似文献   
29.
研究了素环上的左Jordan导子,利用素环的性质和已有结论证明了R为2一非挠的素环,若D为R→R的左Jordan导子,则D为R→Z(R)上的一个导子,从而在素环上得到了一个良好的保持性结论。  相似文献   
30.
Why and under which conditions do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rogrammes like PISA have success? How can the results of these assessments be useful for advocates of different, even contradictory, policies? What might explain different patterns of using assessment as a tool for school governance? Drawing on historical and comparative research, and using PISA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provides a frame for discussing these and other questions around the international rise of accountability as a key tool of social change. The basic argument is that even though accountability is a global phenomenon, the ways and means of enacting and encountering accountability are not. How accountability is experienced depends on deeply engrained ‘constitutional mind‐sets’, i.e. diverse cultures of conceptualiz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public and its institu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