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篇
  免费   1篇
教育   275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3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对于“死亡”主题,狄金森既是一个狂热的追求者,同时又是一个冷静的思考者。她将千百年来的“死亡”之谜以自己的方式展示在世人面前。既不掩饰自己对于“死亡”的恐惧和疑虑,同时也展示出对于“永生”和“真与美”的祈盼和追求。诗人的“死亡诗”及其死亡意识,在不断地进行“生与死”的思辨过程中,已经超越了“死亡”本身,更多地表现出对生命真谛的诠释和探索。  相似文献   
22.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天才作家,中篇小说《金锁记》被公认为是她的代表作。对《金锁记》中的比喻进行分析,并对其精妙之处进行探究,可深入赏析《金锁记》中的修辞之美。  相似文献   
23.
林徽因的诗中萦绕着一种虚无情绪,这种现象在当时的新月诗人中并不多见。林徽因诗中的虚无情绪常常与诗人对大自然的体验相互融合,在优美的自然景象中发现死亡、“无常”。这种情绪与诗人自身的身世、病痛以及对古代建筑的研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4.
生命艺术化、艺术生命化是美学大师宗白华的人生观和艺术观.《流云小诗》正是宗白华用诗的艺术形式来表现他对生命的认知和体会,其中透露出来的生命之真、生命之善、生命之美无不倾注着诗人热烈的生命情怀.  相似文献   
25.
在当代散文诗实力派作家群中,亚楠是一位真诚而勤于诗艺创造并取得了突出成就的诗人.他在西部行走,灵与景动,心与物游,与大自然一往情深而在审美的沟通上达成了高度默契;他在诗思上呈现,因意立象,依象成言,达到象中有意、意中存象的内在法门;他在伊犁大地上坚守,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诗意栖居的地域上,朝圣灵魂;他在天边放牧云朵,异彩飞扬,精神脉动,在形而上的驰骋中富于超然的气度;他在城市穿梭,煮酒论诗,谈天说地,在现代性的进程中抒发自己对世道人心的深切体验.  相似文献   
26.
阮籍之诗,源于《诗经》。本文主要采用列图表的方法对阮籍五言《咏怀诗》八十二首和四言《咏怀诗》十三首中源于《诗经》的诗句进行分类、对比,分析其特点及在表达形式和措辞用语上对《诗经》的学习情况,对五言《咏怀诗》和四言《咏怀诗》在表达上的区别以及四言《咏怀诗》与《诗经》相比所具有的特点,进行解释和说明。  相似文献   
27.
“通读”是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的一种很好的方法。通读《玉阶怨》、《怨词》、《行宫》三首宫怨小诗,文本资源得到整合,审美视阈得以拓展,不仅开掘了每一个文本的文化、艺术蕴蓄,并且揭示了不同文本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捕捉到文本丰富的社会历史与文化审美的信息,获得良好的文学鉴赏效果。  相似文献   
28.
莫友芝的诗歌创作内容丰富,风格多变,艺术手法灵活,注重炼意炼字,意浓情真,创造了众多的美妙意境,韵味无穷.莫诗意境的审美特征突出表现在虚实相生的取境美、意与境浑的情性美和深邃悠远的韵味美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9.
苏轼贬谪黄州,词作数量达到高峰,文体观念亦此期逐渐形成。黄州以前的漫长创作时期,以倅杭为界,在此以前词作数量极少,词体观比较模糊;倅杭以后,至黄州以前,词作大量涌现,艺术上亦逐渐成熟,但这段时间里他并没有将词作看成一种文学,认为她具有独立的文体属性,而仅仅看作歌词。  相似文献   
30.
高校人文精神的丧失,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欣赏诗文对于培养大学生道德修养、审美观念和加强专业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中可以开设诗文修养课,根据其特点,对课程的内容、开课方式、考核方式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创新实践,以提高大学生修养,从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