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90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释"辛"     
此文对甲骨文“辛”字,不同意郭沫若的解释,认为不是黥刀,而是用以剖劈巨木的工具。有新(薪)、析、辟、辨等字可证。引申为刑、法等义,如“大辟”的辟,“辜磔”的辜,也都与剖劈之义有关。比释为黥刀来引申字义更顺理成章。  相似文献   
12.
曹丕以帝王之尊精通诗,不仅能对学创作发表系统评论,阐明规律;而且思敏捷,采华美,散写得典雅清峻,气贯通,善于取Pi和概括。不仅继承曹操散的自觉性,而且影响了六朝华丽畅达的风。  相似文献   
13.
孟子、曹丕、刘勰的“气”观构成了古代气论的基本框架,他们的“气”观各有不同的理论内涵,对学创作具有不同的功能作用,因而也有不同的理论意义和价值。他们的“气”观对今天的作家及创作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对批评态度的重视和研究始于魏晋时期的曹丕,其著作《典论*论文》首先提出了批评态度问题,其核心是提出对"文人相轻"的批评,从而引起人们对批评态度的重视和研究,构成了中国古代批评态度观.  相似文献   
15.
曹丕的《典论·论文》被现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专家给予很高的评价,但研究中人们在《典论》的写作时间、《论文》的内容与主旨等方面还存在认识上的分歧。对于这些问题仍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16.
曹丕给予文学以前所未有的崇高地位,首次明确赋予文学观念以情感审美特征,开创性地辨析文体特征,提出与作家风格和文学风格相联系的“文气”说等,都具有开拓意义。因此,其系统论述文学思想的《典论·论文》,不仅是文学批评自学意识的体现,也是文学自觉时代的具体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7.
《琵琶记》是南戏经典剧作,历代对它的评价颇高,被冠之以"曲祖"之称。在用韵、格律、宫调等音律方面,明清文人学士对《琵琶记》褒贬不一,曲家之间的这种争议影响并推动了明清戏曲理论的发展,《琵琶记》对戏曲音律理论的最终形成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曹丕的乐府诗《大墙上蒿行》以纵横驰骋的情感,参差变换的句法,表达了人生短暂、天地长久;及时行乐,乐而生悲的二元对立的悲剧化生命意识,表现出曹丕生命观念中感性的一面。这正是建安文学"慷慨悲凉"的时代思潮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唐元和元年,剑南西川节度副使刘闢举兵叛乱,唐宪宗一改德宗贞元以来姑息政策,毅然派兵平乱。笔者以为平蜀之役意义重大,其揭开了元和平藩战争序幕,开启了元和中兴局面。本文从基本史料出发,分析了战争发动的原因,较详细地考证了平蜀之役过程的相关情况,并对战争胜负原因和影响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派"兽性变为人性这一条线索展开对《少年Pi的奇幻漂流》隐喻特征的分析,首先对《少年Pi的奇幻漂流》进行了简单的概述,然后分别从故事发生背景、空间环境以及主题等方面对作品中存在的隐喻特征进行了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读者拨开眼前的迷雾,对本部小说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